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要聞  >   正文

登錄婚戀網站 請係好您的“安全帶”

2015年02月11日 10:4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臨近春節,人們開始為回家過年忙碌起來,對於適齡或大齡單身青年來説,如何過個好年還多一道“坎”得過:是否找到了合適的對象,並可以帶回家給父母親朋看看。這道壓力山大的“坎”讓很多青年頭疼不已。於是,通過各種婚戀網站租女友(男友)回家過年的現象在各地頻頻上演。且不論虛假溫情的道德疑慮,近年來由婚戀網站引發的種種情感悲劇不斷出現,不禁令人擔憂:通過婚戀網站找對象,真的靠得住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近年來各類婚戀網站頗受年輕人關注

  如果去梳理婚戀領域的主要社會現象,剩男剩女問題不容忽視。生活在現代社會,尤其都市裏的人普遍有一個感受:生活圈子小,工作壓力大,有限的閒暇時間更願意宅在家裏而不願外出......這樣的生活狀態讓很多單身男女失去接觸異性的機會,也給各類婚戀網站的興盛提供了條件。

  小陳是一位已經畢業有幾年的都市白領,雖然事業一路順利,但感情卻一直沒有著落,家人為此非常著急。“我平時沒時間認識新男生,自己的圈子也已經基本固定,爸媽著急,就想通過網路給我找對象“,據小陳介紹,她的爸媽在幾家比較有名的婚戀網站都註冊了賬號,平時幫她物色合適的相親對象。

  據小陳所知,像她這樣通過婚戀網站結識異性的人並不少,大家普遍覺得省時間,選擇廣,通過虛擬網路,也避免了現實中直接接觸帶來的唐突和尷尬。“也不是一定寄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理想的另一半,但至少多了一個途徑“,問到網路結識異性可能存在的風險時,小陳表示會有一定的擔憂。”畢竟是通過網路認識的,你也沒辦法確切去知道真假“。

  錯愛的婚戀網站給很多人帶來傷痛與夢魘

  如果在百度新聞裏輸入“婚戀網站”,顯示結果或許令人意外:除了少量推介資訊,基本清一色的是各種網路情感詐騙的新聞,有些甚至還牽涉命案。原本應充當“紅娘”,給善男信女牽線搭橋的婚戀網站,卻成為不法分子違法犯罪,擾亂社會秩序、損傷社會信用的工具,不僅如此,一些婚戀網站自身,也成為欺瞞詐騙的主謀,屢屢發生的案例不斷觸擊著人們的心理底線。

  2012年1月30日,邢某某通過世紀佳緣網站認識鄭某英並建立戀愛關係。在戀愛取得鄭某英信任後,邢某某以其父親病重為由多次騙取鄭某英共計人民幣22000元,之後不再與鄭某英見面。2013年2月至11月間,邢某某通過世紀佳緣網站認識陳某、蔡某、邢某恒,並同時與三被害人保持戀人關係。在取得三被害人信任後,邢某某以父親病重和公司資金週轉困難為由詐騙陳某人民幣9400元、蔡某人民幣119082元、邢某恒人民幣15000元。(南海網報道)

  2011年10月,被告人黃蘇安用虛構的美籍華人身份在某婚戀網站註冊並結識女被害人謝某。交往中,黃蘇安向謝某謊稱其所在的工作機構將啟動巴拿馬運河航線投資項目,項目回報豐厚,先後騙取謝某錢款705萬元。(太原晚報報道)

  一家名叫惜緣網的婚戀網站,讓客服人員虛擬美女,冒充成男客戶的“意中人”,通過與用戶聊天不斷欺騙客戶繳納、升級會員費,以此牟利。一旦費用到賬,網站客服扮演的“意中人”則瞬間翻臉,找出種種理由不再與男客戶聯繫。女客服的薪水則直接與她騙取的男客戶繳納的會員費掛鉤。(中安線上報道)

  ......

  不斷發生的案件,引發人們對婚戀網站種種亂象的高度關注:利用婚戀網站欺騙敲詐、騙取財物;利用婚戀網站充當”酒托“”飯托“;利用婚戀網站開展色情活動;婚戀網站惡意洩露用戶資訊或默認、縱容用戶違規失信行為;婚戀網站涉嫌假網站、加廣告......網站平臺嚴重的管理漏洞讓不法分子有機可趁,與此同時,缺乏安全風險意識的用戶給了不法分子最終得逞的空間。

  風險藏匿 登錄婚戀網站如何係好“安全帶”

  婚戀網站存在的種種情感詐騙讓網路交友的誠信受到質疑,從不相信網路婚戀的小王直接用“那些婚戀網站都是騙人的,根本不應該去信”表達出自己對於這一領域的信任危機。一面是網路交友在現代年輕人中的興盛流行,一面是不容忽視的婚戀網站嚴重違規失信行為,如何消除這些不良行為,還婚戀網站一片晴朗、溫馨的氛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2013年4月舉辦的首屆婚戀行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指出,在2005年前後,我國逐漸出現婚戀交友、社交擇偶等網站,憑藉著豐富的資源和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在婚戀行業異軍突起。不過,目前婚戀網站會員誠信問題層出不窮,嚴重損害行業形象,導致婚戀行業面臨諸多的法律風險。他建議,婚戀服務網站和機構要不斷創新線上線下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營造真實可靠的服務平臺。

  長期從事婚姻糾紛的資深律師何顯剛表示,網路交友風險除歸咎於網路平臺不規範,關鍵還在於用戶要增強自身防範意識,理性、謹慎進行網路活動。“現有的網站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對所有會員全部資訊進行事前逐一審查並不現實,且網站也沒有許可權和資質核實會員資訊。所以,網站的審查、監管義務應以確知網上註冊資訊虛假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為前提。”

  面對風險暗藏的婚戀網站陷阱,一位在銀行系統工作的大齡剩女道出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除了提醒個人在通過網路交友時提高警惕外,國家也可以通過專項整治好好整頓一下這些婚戀網站,要不然,很難從根本上消除不法分子的惡劣行為”。

  與網路有償刪帖,網路敲詐等惡劣行為一樣,婚戀網站的種種亂象不僅污染網路生態,也令很多尋求愛情的單身人士受到來自情感與財物的雙重打擊,在國家重拳治理各類網際網路亂象的當下,如何確保婚戀網站健康、有序運作,如何讓用戶擁有一個愉快、安心的交友體驗,不容忽視。 (文 / 新華網 王瑩)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