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要聞  >   正文

無錫在全省率先建立誠信“紅黑榜”

2014年12月30日 15:33:00 來源:江南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年來,無錫在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無錫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紅黑榜”發佈制度,市中院、質監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均推出了各自領域的“紅黑榜”,有力震懾了失信人群和失信行為。

  發佈“紅黑榜”,健全激勵-懲戒長效機制

  8月7日,無錫召開首批守信示範企業和典型失信企業名單新聞發佈會,向全社會公佈“紅黑榜”,152家誠信企業和25家失信企業一起登榜。152家列入“紅榜”的企業將在行政許可審批、安排和撥付有關財政專項資金等方面,享受重點支援和優先辦理。而25家列入“黑名單”的失信企業,將受到聯動懲戒。

  據了解,“紅黑榜”發佈制度是無錫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起來的,每半年全市以政府發佈會形式統一發佈誠信“紅黑榜”,健全激勵和懲戒長效機制。

  除了全市統一發佈的“紅黑榜”,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質監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環保局、建設局等部門也結合各自職能,推出了各自領域的“紅黑榜”。

  去年底,無錫法院曬“老賴”轟動全國。為懲戒“老賴”失信行為,無錫中院在市區人流量大的核心商圈LED大螢幕上曬出了88名“老賴”的“大頭照”,名單曬了不到一週,就有老賴主動找到債權人,提出馬上還款。無錫質監局率先在省內實施生産加工環節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市建設局發佈了建築企業信用管理“紅黑榜”,5家施工企業因拖欠農民工工資或工程款被列入失信企業“黑名單”。

  誠信“紅黑榜”發佈機制的建立和榜單的發佈,有力震懾了失信人群和失信行為,“失去信用將寸步難行”在無錫已形成共識。

  “一網三庫”網路平臺,讓失信者無處遁形

  各個單位都有自己的“紅黑榜”,會不會出現資訊溝通不暢,領域交換後就沒辦法做到有“據”可查?為了打造“紅黑榜”的權威性,讓失信者無處遁形,無錫建立起了全省第一、全國領先的“一網三庫”信用記錄體系,實現資訊的互聯互通,為誠信“紅黑榜”的發佈搭建了一個極具公信力和權威性的平臺。一網,即“誠信無錫”網;“三庫”,分別是企業信用基礎數據庫、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和信貸徵信基礎數據庫。

  目前,全市17萬家企業、5800家民辦非企業和社團組織的280多萬條資訊進入企業信用基礎數據庫,完成了律師、註冊會計師等11類重點人群職業信用資訊入庫工作,全市6萬戶借款企業和160萬個自然人的基礎資訊歸集進入了信貸徵信基礎數據庫,查詢量在380萬次以上,居全省前列。“一網三庫”的建成運用,實現35個成員部門信用資訊的互聯共用,為2246家企業單位及個人出具了信用查詢意見。

  樹立優秀典型,營造誠信社會氛圍

  近年來,無錫結合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評選,發掘誠信人物、誠信企業、誠信群體,選樹典型,營造濃厚的誠信社會氛圍。全市有3名全國道德模範和提名獎獲得者,11名省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15人入選江蘇省“百名誠信之星”、2人榮獲江蘇省“十大誠信標兵”稱號。無錫市文明辦還會同人民銀行、無錫農商行探索農村“道德信貸”,讓農民在誠實勞動、誠實創業中得益受惠。

  誠信社會的建立除了制度上約束,還需要市民將“誠信”內化為自身的觀念。近幾年,無錫組織了萬人誠信簽名活動、全市誠信建設成果展、“誠信在我身邊”中小學生演講比賽、“誠信在社區”黑板報巡展、現場諮詢活動等為主要內容的各類主題宣傳活動,向全社會廣泛宣傳誠實守信理念,積極營造誠信社會氛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江南晚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