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信用知識  >   正文

你對你的信用了解嗎

2014年12月17日 16: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前,通過網際網路查詢本人信用報告服務試點工作已經擴大到12個省(市),分別為江蘇、四川、重慶、北京、山東、遼寧、湖南、廣西、廣東、浙江、天津、新疆。中國經濟網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了解到,今年3月29日起,分批次逐步擴大試點範圍到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試點批次範圍將逐步公佈,凡持有試點省(市、自治區)身份證的個人,均可上網查詢本人信用報告。

  個人信用是您的“經濟身份證”

  個人信用報告是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出具的全面反映您借債還錢、遵守合同和遵紀守法狀況的信用檔案。客觀記錄、整合您的信用表現,全面、準確、及時地反映您的信用狀況,是您的經濟身份證。

  具體而言,個人信用報告記錄了您與銀行之間發生的信貸交易的歷史資訊,只要您在銀行辦理過信用卡、貸款等信貸業務,其在銀行登記過的資訊就會通過商業銀行的數據報送而進入個人徵信系統,從而形成您的個人信用報告。

  舉個例子:一名女大學生畢業後,沒有及時償還助學貸款。後來,她與一名男子結婚。婚後,男子為辦企業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可銀行一查,發現他的配偶竟然有40多條逾期記錄。男子最終因配偶的個人信用報告有“污點”被銀行拒之門外。

  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維護良好的信用記錄非常重要。如果個人信用報告中有不良記錄,以後涉及到貸款買房、買車、創業甚至是找工作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就算銀行肯發放貸款,它的利率可能會相對較高,還款期限可能也會大打折扣。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個人信用報告只為商業銀行進行信貸決策提供參考,金融機構還會綜合考慮您的各方面情況,決定是否提供授信。

  信用報告網上查:誰能查?能查什麼?怎麼查?

  您只要登錄如下網址https://ipcrs.pbccrc.org.cn/ ,就可以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目前,有12個省(市)的社會公眾可以通過該網址查詢,為江蘇、四川、重慶、北京、山東、遼寧、湖南、廣西、廣東、浙江、天津、新疆(即身份證號碼前兩位為32、51、50、11、37、21、43、45、44、33、12、65)。

  通過此網站可以查詢到您的個人信用報告(提供您在徵信系統中的信貸資訊、公共資訊和被查詢記錄的詳細記錄)、個人信用資訊概要(提供您在徵信系統中的信貸資訊、公共資訊和最近兩年被查詢記錄的匯總記錄)、個人信用資訊提示(提示在徵信系統中是否有您最近5年內的貸款、貸記卡逾期記錄、以及準貸記卡透支超過60天的記錄)。

  登錄上述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個人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後,如果是老用戶,直接登錄用戶,提交查詢申請,然後獲取查詢結果。如果是新用戶,需要進行如下操作,第一步是用戶註冊,需要填寫註冊資訊,一個身份證只能註冊一個用戶。第二步是用戶激活,線上註冊提交申請後,如果通過身份驗證註冊成功,一般在第2天按照您註冊時寫的手機號碼反饋含有激活碼的短信,激活碼7天內有效,登陸網站,使用激活碼激活用戶。第三步是查詢信用資訊。登錄後可看到平臺上主要提供的是“信用資訊提示”、“概要資訊查詢”和“信用報告查詢”三部分資訊查詢服務。

  目前通過上述網站查詢是免費的,不過如果有疑問或認為資訊不準確時怎麼辦?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若您在網際網路查詢中存在一些疑問,撥打徵信中心統一客服進行諮詢。如果認為查詢到的信用資訊有錯誤、遺漏等,可以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或業務發生銀行提出異議申請。

  讀懂個人信用報告

  您的信用報告中一般有基本資訊、信貸資訊、公共記錄。其中信貸資訊包括貸款資訊、信用卡資訊和為他人提供擔保的資訊,是信用報告的核心部分。公共記錄方麵包括如法院判決和強制執行資訊、欠稅資訊和行政處罰資訊等。

  逾期記錄顯示在哪?最嚴重的逾期記錄顯示在“資産處置資訊”和“保證人代償資訊”中。信用卡業務集中展示在“發生過逾期的貸記卡賬戶明細”、“透支超過60天的準貸記卡賬戶明細”中。逾期明細資訊逐筆詳細描述您的借錢、欠款、還錢歷史等。

  不良資訊在信用報告中保留多久?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不良資訊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將在信用報告中刪除。

  值得注意的是,初次解讀信用報告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即只要出現過逾期記錄,就是信用狀況不良好。其實,現實中造成逾期的原因是相當複雜的,信用的好壞不能單純從一兩次逾期看出來。不過從銀行的角度來看,逾期的確是客觀事實。不管原因如何,客戶並不能完全推卸責任。為了避免這種不必要的麻煩,客戶還是應該養成關注和維護自己信用狀況的意識。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俊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俊偉

原稿件來源:中國經濟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