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圖片報道  >   正文

廈大學生自創誠信超市

2014年12月17日 15:05:00 來源:廈門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咋啟動

  學校量身定制貨櫃,學院贊助啟動資金

  賣什麼

  泡麵、礦泉水、牛奶、榨菜、紙巾、水筆等食品和生活用品

  貴不貴

  有的商品按照進價賣,有的只比進價多一兩毛錢

  咋進貨

  跑了不少超市比對價格,最終選擇坐公交到中山路的超市採購

  營業額

  試營業20多天,營業額約3000元,收回成本

  住勤業四宿舍樓的劉同學晚上打完球回到宿舍樓,在二樓樓道轉角處,他順手拿了一盒泡麵和一瓶礦泉水,把錢往墻上的投幣箱一投,付了賬。如果沒帶錢也沒關係,他可以自己登記一下,賒個賬,下次再還。

  勤業四宿舍樓的樓道轉角改造成了“誠信自助超市”,沒有售貨員,也沒攝像頭,付錢、找零、賒賬全憑自覺。除此之外,這裡還可免費借閱圖書。在給同學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考驗同學們的誠信。

  文/記者 戴懿 實習生 龔穎馨

  圖/記者 劉東華

  啟動緣由

  宿舍樓在“山區”購物不便,20名學生組團經營“超市”

  勤業四依山而建,可謂位於校園裏的“山區”,到宿舍得走一個長長的大坡道,離學校超市有點遠,樓道的“誠信自助超市”因此設立起來。“店長”是材料學院的大三學生周志偉。他説,要是抬一箱牛奶回宿舍,還得上坡,可真夠累的。因為購物不方便,他和幾位同學便決定為本棟樓的同學開個小超市。

  記者在勤業四宿舍樓的二三樓轉角看到,這個“超市”並不大,三層貨櫃,最底層是一個儲貨櫃。貨櫃上方貼著“誠信是金”四字,地上註明這裡是“誠信地帶”。墻的一側是一個投幣箱。

  貨櫃上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口味的泡麵、礦泉水、紅茶、牛奶、榨菜、紙巾、水筆等。正整理貨物的運營組成員説,很多貨都快沒了,還沒來得及去採購呢。

  為了經營這家“超市”,住在樓裏的大一、大二、大三的近20名學生組成了一個小團隊,學校為他們量身定制貨櫃,學院贊助啟動資金。

  運營模式

  由學生投票決定賣什麼,不少商品以進價出售

  賣什麼東西成了大家首先考慮的問題。團隊製作了詳細的問卷,發放到每個宿舍,讓同學們投票選出最需要的商品。

  周志偉説,為採購到物美價廉又安全衛生的商品,他們跑了不少超市比對價格,查看保質期。最終選擇到中山路附近的一家超市採購。當天採購,去了10多個同學。因為大多是食物,而且一半以上是飲品,很重。同學們坐公交車到南門後,再把東西搬回宿舍,平均每人4大袋(箱)。

  周志偉説,“誠信自助超市”不以盈利為目的,只想服務同學,所有商品價格均低於校內其他超市同類商品。有的商品按照進價賣,有的只比進價多一兩毛錢。貨櫃上有兩個自助找零的小罐子,裏面不是錢,而是糖果,每個糖果代表兩毛錢。

  運營情況

  多數賒賬的學生及時還款,不少學生沒有找零

  “超市”的運營團隊由材料學院團學聯的男生們負責,分成採購組、運營組、財務組和督導組。堅持“三公開兩好”原則,即公開管理團隊、公開財務收支、公開經費去向,經營好超市、服務好同學。

  運營組的同學最辛苦,成員之一的陳增説,每晚10點半都要統計每日剩餘商品,及時增加貨物,幹的都是體力活;財務組則負責記錄進出貨品,管理貨款,做好銷售記錄;督導組每週公佈誠信指數。

  記者在賒賬記錄表上看到,賒賬的同學填上了姓名、宿舍、所購物品名稱、價格等資訊。還款後,就在還款欄上打個勾。大多數同學都打了勾,但還有個別同學的“勾”將近一個月沒打上。不過,周志偉並不在意,他認為,既然同學敢寫下名字,就不會賴賬,可能忘記了。

  超市12月11日起正式營業,在此之前已試營業20多天,營業額約3000元,回收了成本,也發現不少同學沒“找零”,賬戶多了40多元。運營團隊打算將多出來的錢作為愛心善款,捐給有困難的同學。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廈門晚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