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權威解讀  >   正文

新華網:給守信者點讚 把失信者“拉黑”

2014年12月17日 16:2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近日印發《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就著力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做出明確規定。有關人士表示,《意見》對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水準開出三大“藥方”。

  “藥方”一:“全覆蓋”——建立起全覆蓋的社會信用資訊記錄

  “醫生的誠信是治病救人、會計的誠信是不做假賬……”常年搶救危重病人的北京醫院ICU科醫生何清對誠信話題深有感觸。他説,社會要確保良性運作,離不開個體對誠信的約束,更離不開國家層面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

  《意見》指出,積極推進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依法收集、整合區域內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信用資訊,完善信用資訊基礎數據庫,逐步實現資訊採集全覆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表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源自社會誠信意識淡薄、惡性失信事件頻發,而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信用資訊記錄,將從制度上為助推誠信建設開出一個“藥方”。

  《意見》提出,力爭在2017年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章等信用資訊的統一平臺。

  “《意見》不僅制定了‘路線圖’,還給出‘時間表’,這為下一步整合現有徵信平臺,由此構造守信的激勵機制和背信的壓力機制打下基礎。”馬慶鈺説。

  “藥方”二:“重教育”——突出企業主體、抓好服務人員誠信教育

  “企業的失信、失德、失范帶來的不僅是自身名譽的損害,更會給整個社會日常生活帶來直接的傷害。”銳智電氣(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建説。

  《意見》指出,抓好企業主群體的誠信教育和培訓工作,引導他們在生産經營、財務管理、履行納稅義務、環境管理和勞動用工管理等各環節建立信用管理流程。

  王明建認為,《意見》強調要“突出企業主體誠信教育”,這是當前誠信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突破點之一。

  “公共服務人員與老百姓聯繫最為緊密,其誠信度是社會整體誠信程度高低與否的重要標誌。”上海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邵詩洋説。

  《意見》提出,公務員、醫務人員、社會工作者以及社會仲介服務人員直接服務於人民群眾生産生活,他們的誠信言行對增強人際互信具有重要影響。

  邵詩洋認為,《意見》特別針對公務員、醫務人員、社會工作者以及社會仲介服務人員提出誠信教育的要求,對失信行為實行“一票否決”,這無疑抓住了誠信體系建設的“牛鼻子”。

  “藥方”三:“紅黑榜”——建立健全激勵誠信、懲戒失信長效機制

  “關於各種不誠信,不是頭一次聽説。飯店,有人在用地溝油;捐款,不一定能交給最需要的人……誠信,本應是社會交往的基石,卻成了當下社會最稀缺的資源。”

  ——這是今年4月,新華社聯合新浪、搜狐、網易共同發起的以“為曾經的不誠信,我道歉”徵集活動中,一位大學生來信的一段話。

  廈門大學副教授朱至剛認為,當前,將道德的倫理規範與制度的剛性約束結合起來,以制度之力全面提升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準,已成為共識。

  《意見》提出,各地各部門在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出臺經濟社會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時,要把講社會責任、講社會效益、講守法經營、講公平競爭、講誠信守約作為重要內容。

  為進一步獎勵守信、懲戒失信,《意見》還提出,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把恪守誠信者列入“紅名單”,把失信違法者列入“黑名單”。

  “加強誠信建設,關鍵在於制度化。只有不斷推進形成有利於誠信建設的法治環境和政策導向,我們才能構建一個誠信社會,建設誠信中國。”朱至剛説。(記者孫鐵翔、黃小希、羅宇凡)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露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黃露佳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