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權威解讀  >   正文

網購狂歡節大售假,電商如何渡過“誠信關”?

2014年12月17日 14:14: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天是“雙十二”,網購達人們又將迎來一個新的網購狂歡節,但昨天上午,國家工商總局公佈的“雙十一”期間對電商平臺抽查的結果卻並不完全讓人放心。抽查發現,有15個批次的抽查樣品屬假冒或高度疑似假冒産品,涉及品牌包括新百倫(NEWBALANCE)、阿迪達斯(ADIDAS)、雅詩蘭黛(EsteeLauder)等,涉及包括天貓、1號店、樂蜂等電商平臺部分店家銷售的産品。(12月12日,《京華時報》)

  從最初“滿懷質疑”的小購買,到如今“心無疑慮”的大採購,可以説電商平臺今日之市場、今日之信譽來得著實不易。消費者這份依賴和信任,是在無數次的交易中一點一滴攢起來的。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交易額節節攀升的“雙十一”。其中,領頭羊阿裏更是不斷創下新的神話——2014年11月11日0時1分11秒,銷售額過億元;3分鐘後,交易額達10億元……13時31分,銷售額突破362億元紀錄,直至活動結束,阿裏“雙十一”以571.12億元再創新紀錄。

  要知道,這個“神話”是由無數消費者的信賴所創造,倘若失去這個基石,不要説創造令世界讚嘆的神話,估計連現有的平臺也會瞬間崩塌,屆時,想“起死回生”就還真得指望“神話”了。

  然而,一些目光短淺的商人總是喜歡追求眼前利益的最大化,這也就是為何這些在消費者心中比較認可的平臺和品牌,居然會出現假貨的根源所在。

  當然,假冒偽劣産品不是電商平臺的專利,只要存有買賣關係,假貨就有可能“橫空出世”。現在的關鍵問題不在假貨身上,而在於假貨是從平臺中出來的,電商平臺應該如何面對假貨,如何留住消費者的信任,如何杜絕假貨再次出現。

  面對假貨,“出事”的三家電商平臺各有應對。天貓的處理可圈可點:商家只要出售一件假貨,將面臨被清退、扣除全額保證金、永不合作的懲罰;目前,天貓已對出現假貨的3家店舖實施了監管和凍結,並於當天下架3件涉假商品和1件不合格商品。1號店的“退一賠三”,也能讓消費者品讀出一份道歉的誠意。相比之下,樂蜂網的“貨品均渠道正規”的回應,似乎是推脫大於擔責。

  不管怎麼説,希望涉事電商平臺做好相關協商,讓“雙十一”買到假貨的消費者早日得到滿意的説法。其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電商平臺能擔起自己的責任,作出恰如其分的應對,安渡“誠信關”豈不也是美事一樁?(作者:禺垚)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露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黃露佳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