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嫦娥三號發射  >   最新報道  >   正文

今晚11點半兩器互拍 將標誌嫦娥三號任務圓滿完成

2013年12月15日 19:32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今天淩晨4:35分,在月球表面順利實施軟著陸的我國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釋放國産“玉兔”號月球車,我國成為繼美國以後,第二個實施無人月球巡視探測的國家。按照計劃,今天晚上11點半左右,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將分別拍攝對方照片。專家介紹,兩器互拍將標誌著嫦娥三號任務圓滿完成。

    今天淩晨4:35分,國産“玉兔”號月球車從嫦娥三號著陸器頂部,通過兩個懸梯,向月球北極方向緩慢而又穩健地移動至月球表面。著陸器拍攝照片顯示,月球車在月球暗紅色的表面上留下了兩道深深的行駛痕跡,同時月球車行駛、轉向等功能正常。“玉兔號”的月面行走,實現了我國航太器首次在地外天體的巡視探測。

    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玉花介紹,採用六個輪式結構的“玉兔號”,具備前進、後退、行進間轉向,20度爬坡,20釐米高度越障能力。“玉兔號”也具備自主避障能力,但此次任務將採取自主導航和地面遙操控的模式:

    張玉花:月地之間,上行和下行都有幾秒的時延,你説一句話要1.27、1.28秒左右,那邊才能響應。要確保安全,就不能讓它自己全部自主,自主的話,發生問題干預就比較困難。

    為了確保安全,月球車的速度被控制在每小時200米以下。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説,速度不是月球車追求的技術指標,在巡視過程中,它還要完成科研任務:

    孫澤洲:巡視器的移動速度比大家的期望值肯定是要慢,非常慢非常慢得行走,它還要停下來還要探測,比如停到這來,機械臂投放,然後接近到月面,然後再進行探測。

    按照計劃,今晚11點半左右,嫦娥三號探測器和月球車將開始“兩器互拍”。“兩器互拍”是指月球車首先在距離著陸器正北10米的位置,利用自身攜帶的相機拍攝著陸器。同時,著陸器拍攝月球車畫面。隨後,巡視器將以60度為間隔,移動到著陸器的側方、後側方等五個位置,分別互拍。

    孫澤洲介紹,落月後的任務之一,就是根據陽光照射的方向,給兩器互拍劃定路線,避免互拍時出現逆光,照片成為剪影:

    孫澤洲:如果上午釋放了,那我們就從這個方向繞著著陸器大概要走一圈,因為這個方向有光照,能夠成像,只要被太陽擋住的這面就是黑的,只要能照到太陽的就是亮的,對比度很強。

    值得關注的是,兩器互拍大約20小時後,月球車將移動至著陸器正前方向。此時,著陸器和月球車能夠拍攝到各自正面攜帶的“五星紅旗”標識。孫澤洲表示,一旦兩器互拍成功,將標誌著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

    孫澤洲:巡視器就釋放下來,巡視器的國旗就在它的車頭方向上,巡視器下來以後,巡視器就轉個頭,這兩個之間照個相,互相看一眼,這就叫兩器互拍。

    完成兩器互拍後,嫦娥三號將繼續開展月球科研任務。其中,著陸器將進行為期1年的月面就位探測,月球車將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面巡視探測。探月工程高級顧問歐陽自遠用“觀天、看地、測月”概括嫦娥三號的科研任務。其中,月基天文望遠鏡、極紫外相機等,將實現人類很多首次進行月球的天文觀測任務:

    歐陽自遠:有一台望遠鏡觀測天空,就是觀測星星,來去研究星系恒星的一些活動。我們中國第一個做到了這個,這一定會有很多新的發現的。 (記者張棉棉)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楊雲濤

原稿件來源:中國廣播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