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嫦娥三號發射  >   最新報道  >   正文

搭載8种先進觀測設備 嫦娥上可觀天下可入地

2013年12月02日 09:17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嫦娥三號這次可不是空手探月。嫦娥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劉曉群告訴記者,這次嫦娥攜帶的8種有效載荷中的3種,將創造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月球上觀測天體等“三個首次”。

  據介紹,此次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共裝有月基光學望遠鏡、極紫外相機、全景相機、粒子激發x譜儀、紅外光譜儀、測月雷達等8種有效載荷。

  劉曉群説,裝載在巡視器上的測月雷達,在地面上的應用雖然非常廣泛,比如探測地下水、地質結構等。但在發射過月球車的國家中,沒有裝載過此設備,這是人類重返月球以來,第一次用雷達探測月球30米深月壤層結構和100米深的次表層結構。

  在月球上“觀天象”,一直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事,而這次將在嫦娥三號著陸器上首次實現。著陸器攜帶的月基光學望遠鏡,相當於在月球上建造了一個小型“天文臺”,對天空、星星等進行觀測,研究天文現象。專家表示,“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霧霾,極高的能見度優勢是地面所不能比擬的。”

  除了“探月”、“觀天”,此次還首次實現從月球上“觀地”。據了解,美國曾經在地球軌道上用衛星觀測地球電漿體層,但只是從赤道附近過境,由於沒有寬闊的視場,只能看到局部。嫦娥三號月面軟著陸後,能夠看到地球電漿層全貌。通過安裝在著陸器上的極紫外相機,能對地球周圍的電漿體層産生的輻射進行全方位觀測研究,獲取地球電漿體層三維圖像,有助於人類了解太陽和地球的相互關係。(特派記者 劉錕)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楊雲濤

原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