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嫦娥三號發射  >   各界評論  >   正文

嫦娥三號飛天 海外媒體亮眼

2013年12月02日 09:3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連日來海外媒體對嫦娥三號探月的關注度不斷升溫,相關報道從多個角度對此次落月探測進行“亮眼”解讀。

  德國《明鏡》週刊網站載文稱,此次落月探測是“中國在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中邁出的又一步伐”。即將月面漫遊的巡視器名為“玉兔”,這個名字源自嫦娥懷抱的白兔。中國計劃在2017年從月球帶回標本。探月飛行是中國航太計劃的一部分,除在2020年前後建成一座空間站之外,中國還計劃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定位系統。

  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的網站登載文章指出,此次探月項目是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邁出的最新一步。過去10年中,中國已在該領域連續取得一系列勝利,其太空計劃實施得有條不紊、近乎完美。

  文章説,歐洲航太局的荷蘭科學家伯納德富萬認為,中國已不僅是“正在興起或上升的空間力量,其擁有的技術非常先進”。中國航太科技的迅速發展激發了歐洲航太局的合作意願。明年2月,歐航局的一個代表團將訪華,尋求與中國空間科學機構開展合作,雙方此前在衛星項目上已有過合作。

  英國《獨立報》的報道説,此次發射任務與中國近年來空間技術能力有條不紊的發展十分契合。與中國保持密切合作的歐洲航太局,將緊密關注此次任務實施過程。歐航局載人航太項目主管托馬斯瑞特説,無論是否載人航太探索,都需要國際合作,這種合作對參與各方都有益處。歐航局與中國的合作將繼續深化。

  而該報網站的另一則報道介紹説,自中國首次將航太員送入太空後,僅僅過去10年,現在該國正準備完成第一次無人登月任務。嫦娥三號預計在月球虹灣區著陸,這一地區臨近不久前發現的拉普拉斯A隕石坑,其坑口距底部的垂直落差接近1600米。嫦娥三號有機會對其進行拍攝,甚至對較深層的岩石進行分析。

  西班牙《國家報》的報道指出,嫦娥三號廣受關注,正在繞月軌道運作的美國“月球大氣與塵埃環境探測器”將對其進行觀測。近年來部分國家的航太活動由於缺乏支援,其太空計劃飄忽不定。中國則制定了有效的探月計劃。

  英國新科學家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則寫道,月球有一陣子沒迎來客人了,中國的落月探測“將是個壯舉”。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