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嫦娥三號發射  >   各界評論  >   正文

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為中國探月開啟新征程

2013年12月02日 08:57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嫦娥三號發射過程

  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器箭分離

  三級二次發動機關機

  三級二次啟動

  三級一次發動機關機

  二三級分離

  拋整流罩

  一二級分離

  助推器分離

  程式轉彎

  12月2日1時3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展開奔月之旅。嫦娥三號將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為我國探月工程開啟新的征程。

  火箭飛行19分鐘後,器箭分離,嫦娥三號順利進入近地點高度21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6.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嫦娥三號奔月飛行約需112小時,在此期間將視情況進行軌道修正,預計探測器將於12月6日飛行至月球附近,實施近月制動,進入100100公里的環月圓軌道。

  按照計劃,嫦娥三號將於12月中旬擇機在月球虹灣地區實現軟著陸,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地球電漿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等科學探測任務。

  探月工程是我國16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太之後,我國實施的又一重大航太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2007年10月成功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在軌有效探測16個月,順利完成第一期環球繞月探測任務。第二期任務的先導星嫦娥二號于2010年10月成功發射,目前飛離地球已突破6000萬公里,完成了一系列既定任務和拓展任務。嫦娥三號將主要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和月球巡視探測,是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關鍵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2017年前後將開展探月工程第三期任務,主要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並採樣返回。(記者尚文超)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楊雲濤

原稿件來源:光明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