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博鰲論壇開幕 李克強演講  >   最新消息  >   正文

博鰲論壇開幕 比利時智庫專家稱中國“變身”行動者

2014年04月09日 15:36:00 來源:法制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外界期待中國走向比利時智庫專家稱——

  中國“變身”行動者

  為期4天的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8日在海南博鰲拉開帷幕,來自海內外約3000位政商等領域的嘉賓齊聚博鰲小鎮,本屆年會主題為“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中國改革相關話題備受關注。此外,論壇今年悄然“擴身”,會期較往年增加一天,首次變為4天。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此前宣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出席10日舉行的論壇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這是繼2012年後,李克強再次出席這一論壇。

  論壇召開之時,正是亞洲和新興經濟體將處於改革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的未來怎樣?亞洲經濟的未來怎樣?外媒紛紛關注博鰲論壇即將給出的答案。比利時智庫專家霍爾斯拉格今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已從國際會議的參會者變成行動者,將在亞洲擔當起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角色。

  看變化 中國從單純的參會者轉變為行動者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FW):博鰲亞洲論壇已經舉辦了十幾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霍爾斯拉格:在詮釋中國的發展願望和計劃上,博鰲亞洲論壇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國際論壇”之一,其國際形象也快速增長。這個論壇引起了很多其他的政策決定者的重視並積極參與。而在其他國際論壇和國際組織的會議上,越來越多地看到了中國政府官員的身影,尤其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身影。

  FW:中國的角色又有哪些變化?

  霍爾斯拉格:中國在參加這些國際會議時已經從“參會者”的身份,成為了“行動者”。也就是説中國從以前的僅僅只是參加會議,到現在的能夠在參會期間提出更多的意見並付諸行動。這是非常好的變化過程。而博鰲亞洲論壇的影響力也需要這樣的演變過程。可以説,博鰲亞洲論壇的影響力取決於其能為亞洲問題找到具體解決方案的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FW:本屆年會主題為“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結合中國的情況,您如何解讀這一主題?

  霍爾斯拉格:亞洲國家須不斷推動經濟一體化,通過結構性改革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傳統的農村社會通過工業化轉向城市化社會的模式不再奏效。因為工業已經不能像數十年前那樣提供很多“紅利”,諸如帶來就業和收入等。但是工業對一個經濟體的競爭力和收支平衡來説依然非常重要。

  因此,中國真正需要的是找到一個新的發展模式,否則將面臨與鄰國更多的經濟摩擦。未來中國向其他鄰國很好地解釋“如何平衡中國與亞洲的關係”非常重要。而博鰲亞洲論壇為中國提供了這樣的平臺。

  談期待 外界希望借領導人演講了解中國動向

  FW:每屆博鰲亞洲論壇都有中國領導人出席併發表演講,您對此如何評價?

  范德普滕:博鰲亞洲論壇是旨在促進亞洲發展和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盛會,因此,這是一個中國向全球傳遞聲音的合適平臺。而李克強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主旨演講將向全球提供中國經濟政策的發展方向,勢必會引起亞洲以及全球其他國家的關注。

  FW:外界最期待中國領導人在演講中談及中國經濟的哪些方面?

  范德普滕:中國經濟位於國際很多“供應鏈”的核心,是全球經濟活力的主要發展動力。因此對於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和中國經濟模式與其他經濟模式的相容性問題,外界普遍表示關注。而中國領導人在國家峰會和論壇上發表演講能夠幫助世界更好理解中國的利益以及政策。

  在這些重要的國際場合上,中國領導人即將發表的演講是非常透明和側重點非常明確的,因此凸顯了其重要性。而國際受眾也能夠借此機會在網上認真研讀演講稿,了解中國的發展動向。例如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的演講,闡述了中國對亞洲鄰國的經濟和安全事務的發展措施。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法制晚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