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4國慶專題  >   最新報道  >   正文

天安門國慶週年花卉佈置竣工 使用3D技術

2014年09月26日 14:26:00 來源:長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天安門廣場中心“中國夢”主題花籃昨天正式亮相,至此,新中國成立65週年國慶慶典花卉佈置竣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負責人説:今年國慶期間有75萬盆、120個品種的鮮花扮靚京城,花卉總量比往年有所減少,這些花卉都佈置在城市開放空間,求美觀,重節儉。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首次運用多項自主創新技術,在不增長成本的基礎上,追求細節盡善盡美。

  作為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卉裝置的主角,“中國夢”巨型花藝裝置的直徑50米,可以抗10級大風,花籃最寬處直徑達15米,頂高15米,其中最大一枝牡丹直徑3.2米,重逾400斤。籃體表面嵌有中國結圖案和“中國夢”文字,花籃中插有牡丹、玉蘭、芙蓉、月季等花材,表達著人民對祖國日益富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祝福。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繼1997、2009、2012、2013年後,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第五次使用“祝福祖國”中心花籃。

  從1986年國慶節開始,天安門廣場在國慶期間進行花卉佈置,到今年已經是第29個年頭。國慶花壇年年擺,推陳出新是關鍵。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連續多年承擔國慶擺花任務,公司工會主席李紀寧介紹説,廣場中心的巨型花籃,往年是靠人工測量、插花工藝技師的經驗和感覺定位,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存在一定誤差。今年採用3D掃描定位技術,使每一朵花都有坐標,克服了難題。插花工藝技師完成花籃模型製作後,先用3D掃描定位技術定位支撐桿、方向,標注出各個定位點,而後進行等比例施工,連每一朵花的花瓣朝向都能按標注精準定位,插花藝術作品借助科技手段完美呈現。

  李紀寧介紹:不同於往年先製作再塗色的做法,主景花籃採用的大型倣真花今年還首次採用將顏色與絹布結合再製作方式。“每一片花瓣的圖案都用列印技術完成,更加逼真,連脈絡都清晰可見。而往年都靠白布噴色,缺失細節,顏色也不均勻”。

  長安街沿線今年設置了十處立體花壇,總量比往年減少。“歌唱祖國”和“公平誠信”立體花壇因施工難度較大,首次用3D列印技術製作模型,再採用穴盤苗造景技術,力求更為精細、逼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參加會議的有中國共産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少數民族和國外華僑的代表。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國旗、國歌、紀年的四項重要決議案,選出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9月30日的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言》,向全世界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已宣告成立,中國人民業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首都北京舉行,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鬥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基本歷史任務的勝利完成,並由此開始了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任務而奮鬥的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據新華社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長江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