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美售臺舊艦遠遜於中國054A 還得花鉅資換武器

2015年12月18日 09:02: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美國國防部“國際安全合作局”(DSCA)于17日淩晨公佈總值約18.3億美元的對臺軍售詳細清單。中國外交部向美方提出抗議,並宣佈中方可能會採取制裁美國對臺售武企業等反制措施。此次對臺軍售清單中的武器都涉及哪些美國公司,又有哪些企業可能會進入中國制裁名單呢?

  性能不及解放軍現役裝備

  從美國五角大樓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的公告來看,這次軍售主要以美軍二手武器和已售臺武器的配件及彈藥為主。2艘美國海軍退役的“佩裏”級護衛艦,價值1.9億美元。臺灣媒體報道稱,其中包括船上的AN/SQR-19拖曳聲吶以及AN/SQQ-89反潛戰鬥系統。由於“佩裏”級在美軍服役末期,已將Mk.13防空導彈發射器拆除,此次DSCA的公告中特別指出,2艘護衛艦出售案當中包括重新安裝的Mk.13。大陸軍事專家認為,該艦總體性能大幅落後於解放軍裝備的054A護衛艦。

  不過,臺灣軍事評論員陳國銘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本次軍售臺海軍所獲較多,2艘“佩裏”級護衛艦為填補“海陽”與“濟陽”兩艦退役後的空缺,就艦艇數目來説並未有所增長,但連同艦艇出售所得的SQQ-89水下作戰系統與拖曳聲吶,倒是臺灣海軍欠缺的,這型拖曳聲吶將有效提升臺海軍反潛戰力。

  據報道,清單中還包括13套最新批次(Mk.15 Block 1B)“密集陣”艦載近防炮系統及26萬發彈藥,同時將8門舊式Block1型“密集陣”升級至Block1B,總價4.16億美元。另外加上2艘“佩裏”級上各有一門Block1B,以及現有“左營”艦上的一門,臺軍未來將擁有24個新款“密集陣”。專家認為,“密集陣”性能要遜色于解放軍裝備的730近防炮,更大幅落後於1130近防炮。

  在導彈方面,軍售包括254枚“毒刺”攜帶型防空導彈,總價2.17億美元。該彈性能與解放軍裝備的FN-6以及“前衛-2”基本相當,落後於近些年航空航太工業展出的新型號。總價2.68億美元的769枚“陶-2B”反坦克導彈和總價7700萬美元的200余枚“標槍”反坦克導彈。這兩種導彈和目前解放軍使用的“紅箭-9”“紅箭-10”相當。

  裝甲車輛方面,軍售包括36輛AAV-7A1兩棲突擊車,價值3.75億美元。此外,還包括“迅安系統後續支援”。臺“國防部”新聞稿稱,“迅安系統後續支援”是指10套艦用Link-11/Link-16數據鏈平臺,總計1.2億美元。

  對於先進戰術數據鏈系統與迅安系統後續支援系統的引進,陳國銘表示,主要是強化臺軍早期預警系統,硬體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設備,但軟體的更新才是美國軍售的精華,除強化C4ISR能力外,也能強化戰時與美軍作系統的協同。他表示,AAV-7兩棲突擊車、“陶式-2B”反坦克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等三項為消耗性裝備的補充。

  生産企業均為軍火巨頭

  上述裝備的生産企業均為軍火巨頭。其中“佩裏”級護衛艦的原始設計商為紐約吉布斯考克斯公司,製造商為巴斯鐵工廠。而巴斯鐵工廠于1996年被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收購。通用動力公司是目前美國最大的軍火商之一,包含多個子公司,曾經是F-16的生産商,後來相關部門賣給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該公司還收購了灣流公司,該公司的公務機活躍在中國市場。“密集陣”也是由該公司和雷神公司合作生産。

  AAV-7A1兩棲突擊車最初由美國食品機械公司(FMC)生産,該公司于2005年因經營不善被英國BAE系統並購,成為BAE系統公司美國分部,隨後因AAV-7的利潤太小,所以生産線被關閉。“標槍”單兵反坦克導彈和“毒刺”地空導彈則由洛馬公司生産。

  “陶-2B”車載式反坦克導彈由雷神公司生産,而目前臺灣裝備的“愛國者”防空導彈也由該公司生産。該公司的拳頭産品包括“愛國者”“薩德”攔截彈以及多型空空導彈。另外,在這份名單之外,美國政府還核準了支援臺灣自建獵雷艦的“康平計劃”,允許洛馬公司向臺灣出售完整的獵雷作戰系統設備,並提供系統整合服務,至於船體平臺,臺灣已敲定從義大利國際海洋造船公司引進生産專利。

  哪家公司或進入制裁名單?

  一名熟悉對臺軍售的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目前美臺軍貿採用對外軍售模式(FMS),就是當局對當局交易,臺灣當局的對口單位是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不必與廠商打交道,臺灣所訂購的武器也由該局全權招標和代簽,並監督整個製造和交付過程。據了解,國防安全合作局主管對外軍售事務的是“軍售辦公室”(FMS office),換句話説,美國軍方成為向臺灣提供軍火的第一責任人,由它與軍火商簽署合同,如果大陸要制裁,理論上就只能找美軍或者美國政府“算賬”。

  不過,這名軍事專家表示,儘管上述裝備有些已經停産,部分甚至已經退役,但這並不妨礙中方對相關美企進行制裁,以便起到震懾作用。中國如果進行制裁,雷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似乎上榜的概率不小。儘管在人們的印象裏美國這些大型軍火公司與中國素無往來,但實際上,與其存在千絲萬縷聯繫的公司在華也有不少業務。雷神公司在中國海運市場上就擁有不少訂單,其中訂單量最大的是其下屬一家主要生産船用羅經、自動舵、電子海圖、雷達等産品的公司。從洛克希德馬丁剝離出來的一家感測器公司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地點就在上海。此外,制裁方式不僅僅包括不買相關公司的産品,還可以包括禁止相關人員入境、凍結在華資産等眾多手段,在這一點上還要向經常揮舞制裁大棒的美國學學。

  這名專家表示,如果中國採取制裁相關美國企業的措施,既是對涉及此次軍售美國企業的一個震懾,也是給未來打算對臺出售武器的美國企業劃定一條“紅線”,讓其了解到可能要為此付出的慘痛代價,最終讓他們“自覺”停止對臺軍售。實際上,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特別是中國市場對美國公司的吸引力逐漸加深,一些美國公司越來越不敢接臺灣的軍火訂單。2005年,曾發生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為臺灣訂購的某項武器進行招標,有一家公司主動棄標,理由是“照顧在中國的商業活動”。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田 聿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