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戲劇名人賴聲川在滬有了專屬劇場

2015年11月22日 08:5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李榮)“有了這個新劇場,我就不再是‘遊牧族’了。”臺灣知名舞臺劇導演賴聲川指的這個“新劇場”,就是在上海熱鬧的徐家匯美羅城5樓最新竣工的可容納600多名觀眾的“上劇場”。“上劇場”建成後將成為主要呈現賴聲川品牌劇目的演出場所。

  “過去一直沒有劇場的家,只能借用別家的演出場地,巡迴演出。”在新近的採訪中,賴聲川拿出了“上劇場”開幕季的演出手冊,從2015年12月一直到2016年2月,所有的演出時間表,一清二楚。“我們現在能夠對自己的演出有一個自主的安排。”他説。

  12月5日“上劇場”的開幕大戲也已經敲定,是賴聲川編劇的那一齣《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這是賴聲川首次以“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體”為題材的原創心靈喜劇。他回顧説,這齣戲是12年前的2003年首演的,後來就一直沒有重演過。其中主要的原因,也就是“沒有專屬劇場”。

  目前,“上劇場”的佈置僅剩一些“掃尾”工作。記者進去看了一下,有幾點印象很深刻:第一排座位距舞臺僅2米,可以近距離觀賞;舞臺也非“圓弧”狀,而是左中右直線切線的設計,讓坐在各個方向的觀眾都有機會感受到“舞臺正面”的效果;懸挂幕布、燈光的吊桿有40多道,可起到快速轉換布景的效果。

  賴聲川參與了“上劇場”的設計,並融入了他這麼多年演出生涯中悟出的一些舞臺效果的體會。“這是一個專門為舞臺劇設計的劇場。戲劇人能親自操刀設計,實屬難得。”他説。

  雖然賴聲川工作室以往出品的《暗戀桃花源》、《愛朦朧、人朦朧》等名劇,都有時尚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因素,吸引了大批的年輕觀眾,但是在賴聲川看來,相比電影等大眾藝術載體,話劇“永遠是小眾的”,它不能完全靠“明星”來取得轟動效應,而是更多要以內容來與觀眾互動。

  賴聲川很欣賞喬布斯的一句話:對於新産品來説,消費者不需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他説戲劇在某種程度上也與之相同,不能一味地去迎合觀眾的口味。藝術是“帶著大家去一個過去沒有去過的地方”,正因為是沒有到過的地方,所以“你怎麼能要求他説出他需要什麼呢”。當然,這與照顧到現代觀眾的欣賞習慣和感受方式,也並不衝突。

  “上劇場”圓了賴聲川“有一個劇場的家”的夢想,所以他對馬上就要到來的“屬於他自己的首個演出季”充滿了熱切的期待。他沒想到,短短幾年,“話劇熱”已醞釀出越來越成熟的氣候。問到其中的原因,他不無幽默地説,“因為大家都喜歡看好戲”。隨著首個演出季的到來,賴聲川和他在滬的專屬劇場的互動,將“好戲連連”,而且“好戲還在後頭”。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