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專家學者聚浙探養老産業合作

2015年11月08日 08: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應牢牢把握新經濟時代的特徵,加快研究開發網際網路、物聯網等資訊技術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應用。”國務院臺辦原常務副主任、海協會原常務副會長李炳才7日于浙江臨安舉辦的“海峽兩岸養老文化與産業發展論壇”致辭中表示。

  當日,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及養老産業界嘉賓等200多人參加該論壇,與會人員就“兩岸養老文化産業合作前景”這一主題進行探討。海協會顧問陳雲林,國務院臺辦原常務副主任、海協會原常務副會長李炳才,國務院臺辦交流局局長程金中,《兩岸關係》雜誌社社長汪舟,浙江省臺辦主任莊躍成,臺灣向陽公益基金會董事長廖正豪,臺灣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會長吳一昌等出席論壇。

  李炳才説,養老敬親是中國傳統孝道的基本內涵,養老不僅是一項民生事業,更是深刻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精神內核中的文化基因,中華民族樹立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養老思想和制度。他呼籲,兩岸同胞順應歷史潮流,不斷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人口老齡化是目前全世界所面臨的共同社會問題。”吳一昌説,大中華地區因人口政策的實施,造成了普遍少子化的現象,年長的群種、生病需要照顧的群種等照顧責任往往推到年輕的一代身上,但是年輕一代往往自顧不暇,因此更需要社會政策來彌補這個缺口。

  吳一昌説,老齡社會的提早到來,以及人民社會自主意識的抬頭,臺灣對於養老需求迫不及待,對養老政策的制定參考歐美先進地區,養老産業的制定比較嚴謹,方向比較明確。

  改革開放以來,大陸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相繼頒布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範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進一步創新養老事業的體制機制。據報道,臺灣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在加速,據預測,到2018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14%,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突破20%,屆時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亞洲老齡化最快的地區。

  “論壇為兩岸老齡事業發展與合作增添了新的活力。”莊躍成説。(記者 施佳秀)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