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全球媒體聚焦"習馬會":兩岸互動提升到新高度

2015年11月07日 10:2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11月7日舉行“習馬會”的消息一公佈,世界各大媒體紛紛用“出乎意料”、“令人驚訝”、“震撼”等詞來表達對其的高度關注。

  開創歷史

  法新社4日的報道注意到,“習馬會”是“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和名義舉行,見面時互稱‘你好,先生’”。正如英國《金融時報》5日評論所言,以“你好,先生”互稱,表明兩岸雙方以平等的身份與對方會面,大陸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具備靈活性。

  “習馬會”的舉行具有非常重大意義,從西方外媒所用的“里程碑”、“分水嶺”等詞可見。法新社指出,此次會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重大‘里程碑’”,不僅體現在這是兩岸領導人66年後的首次會面,更體現在中共與國民黨之間的化敵為友。美國《華盛頓郵報》4日指出,兩岸領導人會面“在10年前是難以想像的,標誌著兩岸關係進入了新的‘分水嶺’”,反應了兩岸關係的快速改善。

  勇於擔當

  日本NHK新聞網認為“習馬會”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會面的先河,“並借此建立起兩岸領導人溝通機制,以便在臺灣更換執政黨時也能繼續維持兩岸對話”。

  英國《金融時報》5日稱,兩岸領導人會面“對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穩定的重視,釋放出了積極信號”,表明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敢於擔當”,積極推進兩岸和平發展。美國《華爾街日報》4日更是大膽直言,“習馬會”是“迄今為止有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兩岸和平雄心壯志的最清晰信號”。

  美國、日本等國家均對“習馬會”表示了讚賞與歡迎。法新社分析認為,美國歡迎“習馬會”,正是“因為此次兩岸領導人會面將給兩岸的發展帶來和平與穩定”。日本共同社4日報道,日本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有利於推進兩岸和平與穩定,而這對於“地區乃至全世界都極為重要”。

  作為“習馬會”的舉行國家——新加坡一直以來積極推動兩岸對話。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日報道,新加坡表示,“作為中國大陸和臺灣長期的密友,新加坡樂於協助促成海峽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習馬會”有利於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時,新加坡《聯合早報》還列舉兩岸關係緩和的重要歷史時刻。

  兩岸融合

  “習馬會”的舉行意味著兩岸交流互動提升到新高度,兩岸變得越來越親密。《日本經濟新聞》網站4日刊文認為,“兩岸融合是兩岸領導人會面的目的,同時使兩岸交流定期化,避免兩岸對立發展為阻礙雙方經濟往來等的導火索。”

  美聯社4日稱,“習馬會”是“展示兩岸經濟乃至政治關係越來越緊密的機會”。通過舉行“習馬會”,兩岸關係將變得更緊密。英國路透社持同樣的觀點,認為“習馬會”有利於加快兩岸互動,促進兩岸關係更進一步,“有助提振金融市場的信心”。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5日則從經濟角度來説明“習馬會”將讓兩岸關係更緊密。它指出,“過去8年以來兩岸經濟紐帶越來越穩固。2003年中國大陸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貿易市場,之後大陸佔據的臺灣出口貿易市場份額翻倍,達到40%。”最後該報得出結論,認為“習馬會”的舉行將給兩岸未來經濟帶來更多互動。(鄭興 蔡柳梅)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寧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寧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