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商中的“雙創之星”:創業路曲折 創新心堅定

2015年09月15日 08: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眼下正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被喻為中國經濟的“新引擎”。如今,這駕“新引擎”在地處蘇北欠發達地區的江蘇省宿遷市也綻放出了奪目光彩。14日下午,在宿遷市軟體園內,程曦資訊服務(江蘇)有限公司總裁、被評為江蘇省“雙創之星”的臺商黃士軍講述了自己的“雙創”之路。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客戶支援渠道越來越多,你的客戶可能來自各種客戶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得不配置更多的客服人員,可費用卻成倍增加。”黃士軍説,程曦資訊的智慧機器人專門解決此類問題,不但降低企業的管理費用,而且能收集各類數據,提供豐富的統計數據報表,“客戶最關心什麼?客戶的收入構成?全部一目了然。”

  雖然有著領先的技術能力,但程曦資訊的大陸創業之路並不順暢。

  1993年創立於臺灣的程曦資訊集團經過幾年深耕,憑藉開發成功的有市場先進性的自動IVR語音交互系統,引起了臺灣的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客戶的高度關注,産品迅速在臺灣佔據了主導地位。

  2000年,憑藉著在臺灣市場積攢的口碑,黃士軍躊躇滿志進軍大陸市場,懷抱著中國夢來到北京,希望將大陸廣闊的市場與臺灣的服務業的細膩管理、規劃相結合。

  沒料到,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

  “雖然當時我們參與了一些很漂亮的項目,但卻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難以圓滿,可能是我們對大陸市場不算熟悉,這個創業過程對我們來説不算很成功的過程。”黃士軍説,或許是對大陸市場還水土不服,2003年,企業再度被移回臺灣。

  “2013年,我們再度感受到了大陸環境的變化,市場內需大幅度增長,第三産業也在大幅度的擴張,這是很重要的原因。”黃士軍介紹,同時由於雲端數據的大趨勢對産業帶來了巨大突變,他決定借此契機重返大陸市場。

  從目前來看,黃士軍打贏了這場有準備的戰役。

  2013年7月,位於江蘇省宿遷市軟體園的程曦資訊服務(江蘇)有限公司甫一成立,即接到了世界IT500強企業華碩電腦105萬美元的訂單,提供華碩大中華區客戶服務中心雲端系統租賃及BPO服務委託。

  隨後,公司在大陸的發展可用“一發而不可收拾”來形容。2013年下半年,公司聘用員工近100人,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0萬元,其中離岸外包業務收入45萬美元;2014年公司聘用人員達到180人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2萬元,離岸外包業務收入44萬美元;公司計劃在2015年成立智慧機器人及全球IT營運中心等新興産業部門,實現聘用員工250名以上……在世界經濟大環境低迷的當下,這一連串成績堪稱閃亮。

  創業是前提,創新才是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對於創新,黃士軍永遠把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們公司是創新型公司,主要的研發投入就是科研人員的工資。公司大概有60余名研發人員,平均年薪約為25萬人民幣,創新方面的投入每年約為1500萬元。”黃士軍告訴記者,2014年集團的營業收入為1.5億元人民幣,研發方面的投資接近收入的10%,“這在任何類型的企業,都是非常高的比例。”

  選擇江蘇宿遷作為公司在大陸的落腳地對於黃士軍來説是一個糾結的過程,他前後考察了多家園區之後才最終拍板。

  黃士軍介紹,宿遷地處華中,氣候宜人,人才成本相對一線城市更適合産業發展。更重要的是,此地人才對於大中華區南腔北調的口語表達都能有清晰的分析,説得上是培訓語音大數據的標音、語意建構的工程師,是建立大中華區語意知識庫額最佳選擇。

  人力成本低的另一面就是高素質人才的缺乏,江蘇程曦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為這個問題煩惱,宿遷市官方也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

  “市人才辦等多個部門整合各種資源打造宿遷的校企合作,已與南京諸多高校達成合作意向,達成簽約意向3000余人。”宿遷市軟體園管委會副主任唐莉介紹,除了校企合作,軟體園所在的湖濱新區還通過互動交流、聘請顧問等各種機動方式解決人才瓶頸問題。“假以時日,隨著宿遷宜居城市名牌效應逐漸明顯,人才問題最終將不是問題。”(劉林)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