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軍實彈演練防解放軍突襲 專家質疑能撐多久

2015年09月08日 08:1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環球軍事報道】近日,國外媒體曝光的照片顯示,臺灣裝備的“經國號”IDF戰鬥機已經開始挂載最新型的“萬劍”遠距精確攻擊武器系統進行飛行訓練。

  臺灣空軍于2014年1月在臺南舉行“翔展專案接裝典禮”,由馬英九親自主持。經國號戰機換裝後,可以延長20年服役年限。馬英九強調,兩岸關係處於歷來最和平、穩固的時候,但不能因此鬆懈建軍備戰的努力。圖為馬英九在經國號戰機換裝典禮茶會上致詞。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馬英九在典禮茶會中,親自坐上經國號戰機駕駛艙,為新換裝的各項系統功能豎起了大姆指。他還特別舉出經國號換裝的武器系統,增了“萬劍導彈”,與美軍現役AGM-154聯合遙攻武器(JSOW)相同,此外,對飛行員也增加了安全保障。圖為馬英九坐上換裝後的經國號戰機,一邊揮手、一邊豎起大姆指比讚。

  馬英九接過空軍換裝後的經國號戰機模型。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經國號戰機在臺南空軍基地的換裝典禮茶會現場。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馬英九在經國號戰機換裝典禮上表場有功人員。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臺灣“空軍”16日在臺南舉行“翔展項目接機典禮”,由馬英九親自主持,主要展示臺灣自行研發的“萬劍遠距精確攻擊武器系統”(防區外武器)。

  這是臺灣軍方首次公佈空射型遠距精確攻陸武器,也是臺軍繼雷霆2000多管武器系統後,第二種成軍服役的大面積多彈頭武器係統撒布攻擊武器。該武器主要裝備IDF戰機部隊。

  據報道,臺灣“空軍”臺南443聯隊有71架IDF戰機完成“翔展一號”換裝計劃,16日,馬英九到場檢閱IDF、F-16戰機空中分列式與地面部隊及裝備,典禮上臺空軍還展示翔展戰機單機飛行性能。

  根據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資料,“萬劍遠距精確陸攻武器系統”定位為機場遠距遙控攻擊武器,強調“精確遠攻 決勝境外”,訴求能于敵防空導彈射程外遠距發射,破壞、癱瘓敵機場起降功能。(圖為1月13日臺灣“空軍”427聯隊IDF戰機春節期間全天候大陸沿海防空警戒)

  資料稱其與美軍現役的AGM-154聯合防區外武器(JSOW)相同,具有次彈頭攻擊特性,彈射及推間進方式與英、法合作生産的“風暴之影”(Storm Shadow)相同。但中山科學研究院尚不願説明該彈種確切射程。(圖為馬英九視察臺灣IDF戰鬥機部隊)

  2013年年初,臺灣國民黨“立委”林鬱方表示“萬劍”武器系統射程可達200公里,曾被臺軍看做是“決戰境外”的標誌性武器之一,因其號稱具有“萬箭齊發、無堅不摧”的破壞效果,故被稱為“萬劍”武器系統。是臺軍現有空對地武器中射程最遠的一種。

  “萬劍”可以一次撒播數百枚子母彈,並可根據不同需求設定引爆方式,有的一落地就引爆,可在最短時間內破壞機場跑道;有的是逐次引爆,讓對方人員無法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處置,延遲對方反擊時間,因而被視為是攻擊機場跑道甚至部隊集結區及導彈陣地的可靠利器。

  原題:臺軍實彈演練防解放軍突襲

  臺灣“漢光31”號演習實兵演練7日清晨登場,臺軍在本島、外島作戰區及訓練海域、空域,模擬解放軍對臺作戰行動。馬英九將以“三軍統帥”身份,親自校閱新竹的實兵演練,以扭轉外界對其不重視實彈演習的印象。由於大陸剛剛結束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臺灣此次演練受到一定關注。臺灣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社長畢中和撰文認為,臺“國防”問題出在自身,即使美國願意介入,美軍從沖繩和關島援臺至少要3天,動員第7艦隊馳援到臺灣也要5天,“以臺灣目前國軍戰力和朝野分裂情形,臺灣能挺多久?”

  位於臺北的“衡山指揮所”7日清晨下達“電光操演”的演訓命令後,“國軍”各部隊集結待命,開始為期5天4夜的實兵演練,全程保密。臺灣“中央社”7日稱,實兵演練在本島、外島各作戰區及訓練海域、空域,由攻擊軍模擬解放軍對臺實施作戰行動,誘導防衛軍依“固安作戰計劃”,以“分區、同時”及“實兵、局部實彈”方式,實施攻防對抗演練。實彈射擊規劃包括海上實兵操演、反登陸射擊及聯合地空整體作戰,其中海上實兵操演于臺灣周邊海域,以海、空聯合作戰方式,執行防空、反導彈、反潛與反水面作戰等課目;反登陸射擊部分在新竹坑子口訓練場,運用各式重型火炮,檢測本島反登陸射擊效能。馬英九將以“三軍統帥”身份,前往坑子口校閱。

  報道還稱,演習期間,臺中清泉崗機場將演練空降與反空降,出動C—130運輸機,由百餘名傘兵擔任假想敵,從中部空域進行空降突擊,空降地面後癱瘓機場及雷達站;清泉崗基地守軍及中部機步旅任防衛軍,出動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等掃蕩後,成功奪回陣地。據悉,今年“漢光”演練課目比去年多,海軍增加5項演練,空軍增加69個架次、6項演練課目;新興兵力如P—3C反潛機、雲豹裝甲車及無人機等也加入演練。

  《聯合晚報》7日透露,“國軍”部隊8日起在臺灣北部將實施淡水河反突擊演練,主要是防止未來解放軍從這裡登陸,10日是實兵驗證的重點日。各項實兵操演多在清晨實施,避免外界過多關注與干擾。7日,“金門防衛指揮部”兩棲營也進行了作戰演練,模擬從海上突擊敵海軍雷達站的過程。全程分滲透、突擊和撤離三階段,演練課目有橡皮艇換乘、目標確認、搶灘登陸、突擊破壞及海上撤離等,針對性相當明顯。臺“國防部”為嚴肅軍紀,下令演習視同作戰,操演過程中同時演練開設軍事法庭,如果有官兵演習期間不遵守紀律,可能會被督戰隊依戰時軍律,送到模擬軍事法庭審理。

  值得關注的是,由臺灣“國安會”主導的政軍兵推,7日起也同步展開為期一天半的狀況模擬推演。《自由時報》稱,“國安會”及各部門官員7日進駐“國家政軍指揮中心”後,將抽出至少一個政府部門,或水力、電力、電信等與基礎建設相關的“國營事業”,模擬遭到大陸網軍攻擊癱瘓後的應變措施。緊接著,年度核安演習將於9月21日起進行3天的實兵演練,以日本“311”福島核災為借鑒,模擬臺灣遭遇強震、豪雨及一連串的人為疏失後,北部核電廠遭重創,核輻射外泄,臺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等北部地區進行大量人口疏散、大批傷員救治等模擬演練,參演人數創下歷年之最。有資深官員稱,臺灣若是遭受重大複合式災難的襲擊,“國安”及軍事單位會立即啟動應變計劃,以防敵方趁機攻佔臺灣,並稱“這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聯合晚報》注意到,由於外界質疑馬英九執政期間“漢光”演習很少打實彈,“國防部”今年特別將許多常年訓練中的實彈射擊課目大量“灌”入。《中國時報》還提到,“國軍”將持續推動精簡案,規劃兵力將裁到19萬至20萬人,但現有7名上將員額不變。

  近幾年,“大臺北保衛戰”及反解放軍登陸已成為臺灣“漢光”演習的常規假設。像2014年的“漢光30”號演習兵推,就是針對解放軍登陸所做的電腦兵棋推演,也是歷次兵推中首次把全程放在反登陸、陸地防衛作戰的演練。最後,“解放軍”在“歐洲野牛”氣墊船快速穿越及“衛士”—2遠端火箭炮的掩護下,由臺北林口登陸,順淡水河而上,直取政經中心臺北市。臺灣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社長畢中和認為,“獨派”分子很清楚用臺灣自己的武力單獨對抗解放軍攻臺是不可能的,必須依賴外力介入,尤其是日本安倍政府的新安保法在2015年秋季通過後,萬一發生解放軍攻臺事件,日本自衛隊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和美軍一同“保護臺灣”,他們就有機會建立“臺灣共和國”,並且美國和日本會立即承認“建交”。然而畢中和同時提到,大陸很清楚這一情況,此次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展示了多種指標性武器,遠可攻美國本土,近可攻日本全境及海上艦艇,“就是明白威懾日本與美國,別多管閒事”。【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