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媒稱解放軍或在臺灣獲核彈時動武 將直接登島

2015年09月02日 09:13: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就在大陸即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之際,臺灣“國防部”8月31日向“立法院”遞交的“201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列出7項解放軍犯臺可能時機。再過幾天,模擬反擊解放軍攻臺的“漢光31”號實彈演習即將展開,時機點頗耐人尋味。

  據臺灣自由電子報報道,“國防部”的“201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稱,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及反服貿促使中共重新檢討對臺政策。鋻於臺灣明年“總統大選”將屆,今年3月大陸再度提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言論,加上日前大陸中央電視臺報道解放軍“朱日和”系列演習將臺“總統府”列入作戰假想目標,“彰顯中共仍將臺灣列為軍事準備首要目標,未來對我軍事威脅必將日益嚴峻”。“國防部”評估解放軍犯臺可能時機包括:臺灣宣佈“獨立”、臺灣明確朝向“獨立”、臺灣內部動蕩不安、臺灣獲得核子武器、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對話延遲、外國勢力介入臺灣島內事務及外國兵力進駐臺灣共7項。

  報告同時提到,大陸海軍目前正在上海、大連建造兩艘新航母,噸位與現役的遼寧艦同級。國民黨“立委”林鬱方稱,2011年到2014年“中共軍力報告”,顯示解放軍二炮部隊總兵力、所部署的各型彈道及巡航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分別維持在14萬餘人、1600枚和1400枚;新報告這些數字分別上漲到15萬餘人、1700枚和1500枚。“中央社”稱,“國防部”觀察解放軍近年裝備發展和戰訓活動,判斷其現階段如果對臺用武,可能採取“聯合軍事威懾,打擊我民心士氣”“聯合封鎖作戰,對我本外島重要港口航道實施局部封鎖”“聯合火力打擊,攻擊我指揮體系及重要軍政經濟目標”以及“聯合登島作戰,展開三棲進犯臺灣本島”等;未來在情勢急迫時,不排除將靈活運用軍民輸具直接攻奪臺灣本島,達成其最終目標。至於南海島礁建設方面,“國防部”分析大陸在完成島礁造陸後,陸續建構機場、碼頭等軍事基礎設施,以有效延伸作戰縱深,“等取得實際管控後,中共將進一步公告南海防空識別區”。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8月3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雖然兩岸關係有了很大發展,但臺灣當局的這種猜測還是冷戰思維的延續,始終把大陸看作對臺灣的軍事威脅。他説,臺灣發表“201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都是從美日學來的,公然宣揚的所謂大陸武力犯臺時機只是一種猜測,只會增加兩岸的裂痕和對立。

  “國軍”年度漢光實彈演習將從9月7日起一連舉行5天,模擬的正是解放軍對臺展開大規模攻擊,臺軍方在全臺進行反擊作戰演練。《自由時報》8月31日透露,“國軍”將分別在東部外海、新竹坑子口靶場和屏東三軍聯訓基地,實施大規模實彈射擊操演,馬英九屆時將以“三軍統帥”身份,親自校閱在新竹坑子口靶場的實彈射擊演練。各式新兵力將納入此次實兵演訓,包括P—3C反潛機、雲豹裝甲車、沱江軍艦以及無人機等;至於新加入“國軍”裝備的阿帕奇攻擊直升機,日前已在九鵬基地進行毒刺導彈及地獄火導彈的實彈射擊演練。不過臺軍方對此相當低調,“國防部”8月31日稱,漢光演習的兵推或實兵演練,範圍或課目都是模擬臺澎防衛作戰,“所謂總統府周邊自衛戰鬥以及反斬首軍事演訓等,非屬國軍漢光演習的驗證範圍”。

  分析認為,從臺灣近幾年的大陸軍力報告可以看出,島內對大陸的軍事憂慮與日俱增。在2013年的報告中,臺“國防部”稱,大陸在兩棲正規運輸裝備還不足的情況下,尚未具備全面進犯臺灣的作戰能力,現階段對臺灣採取軍事威懾、火力打擊和封鎖作戰的可能性較大;但解放軍未來在具備奪佔臺灣能力或情勢迫切需要時,不排除展開三棲“進犯”,直接攻下臺灣。進入2014年後,由於臺媒報道解放軍偵察機“硬闖”臺防空識別區引發島內集體憂慮,臺“國防部”公佈的“中共軍力報告書”也稱,大陸已具備奪佔臺灣近岸島嶼的能力,未來若情勢需要,可運用巡航導彈、短程彈道導彈癱瘓臺軍防衛能力,並採取三棲作戰直接攻奪臺灣,力求在第三方介入前速戰速決。

  為了所謂“反制”,臺灣軍方“國防”預算案也于8月31日曝光。據《聯合晚報》報道,臺“國防部”2016年預算案概算額度為3217億元(新台幣,下同;1元人民幣約合5.1元新台幣),配置人員維持1461億元,作業維持費727億元、軍事投資983億元,其他46億元。需要關注的是,臺灣海軍將在明年跨出“潛艇國造”的第一步,首年編列5億多元進行合約設計,總經費近30億元。【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