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韓昆舉:臺灣移動支付瞄準微型交易 零售商是主戰場

2015年07月21日 22: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Pi行動錢包營運長韓昆舉在第七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演講

臺灣Pi行動錢包營運長韓昆舉在第七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演講。(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7月21日北京訊 (記者 吳知音)21日,第七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在“網際網路+金融”主題演講時,臺灣Pi行動錢包營運長韓昆舉表示,兩岸傳統金融思維不同,造成兩岸在網路跨境支付領域難易差距頗大,移動支付在臺將主要瞄準微型交易業務,零售商店將是主要戰場。

  他首先表示,兩岸環境不一樣,銀行卡收單業務基本決定了臺灣和大陸支付業務最大的不同。在臺灣的支付法規裏,銀行卡收單業務沒有辦法讓支付業者運作,造成臺灣所有支付業者一定要充分和銀行合作,而合作手續費率的不可控,導致大部分利潤分給了銀行,銀行比支付業者拿到的多得多。

  兩岸金融各種費用也完全不一樣。他舉例説,在大陸,賬戶管理費是銀行基本費用,銀行提供所有服務都是有價的,但類似賬戶管理費在臺灣銀行不存在,幾乎所有銀行賬戶管理甚至發信用卡都沒有手續費。同時,類似工商銀行跨省手續費,在臺灣完全不需要。

  在演講中他強調,兩岸經營支付業務環境和傳統金融思維的不同,造成兩岸在網路跨境支付領域難易差距頗大,但相比香港、大陸、韓國、新加坡,電子支付佔個人消費支出50%以上的比例,臺灣只有25%,明顯落後,“這也讓我們看到未來臺灣整個移動支付市場機會非常大”。

  “在臺灣交易金額比較大的部分是百貨公司、大型零售業,傳統銀行已經充分滿足這部分需求。但地下街邊小攤子、早餐點,事實上是銀行不願意服務的,我們認為這些是移動支付的機會。”提到臺灣移動支付市場著力點時,他指出,移動支付在臺將主要瞄準微型交易業務,零售商店將是主戰場。“今年7月14日我們和7-11合作,以臺灣地區規模和面積比較起來,Pi行動錢包一舉就有了5000家零售商店合作夥伴,下半年我們會繼續和更多夥伴合作,這在一般民眾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容易有感覺讓大家進入行動支付的情景。”(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知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知音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