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聚焦海峽論壇:傾聽來自草根的聲音

2015年06月16日 11:29: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論壇被稱為民間嘉年華,在這一年一度的情誼之約中,兩岸基層與青年的交流互動,尤讓人關注。

  在鷺江老劇場文化公園的“舊物早市”上,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社區治理論壇的臺灣嘉賓們,圍著傳統的“茶桌仔”和本地社區居民們坐在了一起,泡著工夫茶,配著老式茶點,操著閩南語“話仙講古”。

  一場交流,聊到了社區改造與自治共管等話題,廈臺兩地又有多個社區、村裏達成社區治理長期合作協議。

  海峽兩岸青年(高校)創意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結束後,不少參賽選手錶示,儘管成長環境有差異,還需磨合,但兩岸語言相通、各有所長,可在技術、資金等實質性合作中實現優勢互補,“共同賺世界的錢”。

  一場比賽,成了牽線搭橋的平臺,大家就著“網際網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等熱點,説創業,話經濟,謀發展。

  無論是基層村居的合作,還是青年創業的活動,我們在論壇會場上,不斷地聽到這樣的新感受——“往年更多停留在文化與情感的交流,今年則更多落在經濟等實質層面的合作上”“兩岸交流合作正向更寬的領域、更深的層次推進”。

  帶來新感受的肇因是機制的建立與健全。而機制,也成了本屆論壇的一個高頻詞彙。

  在第三屆兩岸公益論壇上,主辦方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兩年,兩岸公益交流與合作更多的是案例訊息的分享;而今年,將成立兩岸青少年心理專家智庫、建立兩岸公益機構重大災難聯動機制與兩岸公益機構常態化交流機制。

  在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上,針對同樣的降雨量兩岸卻分別稱之為“暴雨”和“豪雨”,與會者普遍認為,應消除氣象名詞與氣象術語的此類差異,建立健全兩岸氣象防災減災應急聯動機制與氣象災害防禦會商機制,實現兩岸風雨同舟、災害同防。

  ……

  所謂機制,就是“能夠保證發揮效用”的平臺。有了這個平臺,那些取得的共識、達成的協定,乃至論壇上催生的一系列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夠得到有效的對接和落實。有了這個平臺,還能夠更準確地傳遞出兩岸基層的聲音,在未來更深入地挖掘關注點、興奮點、共鳴點,貼近創業、創新、創意等方面的需求。而這,終將助推惠及兩岸同胞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擴大臺灣基層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鄉親再續緣,盛會又一春。讓我們透過這場民間嘉年華,一起傾聽來自草根的聲音,一起擁抱更美好的未來。(記者 潘抒捷)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