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媒暗諷陸客“小氣”熱衷“共食嘗鮮” 網友質疑

2015年04月21日 09:36: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觀光客逛夜市美食的“共餐”習慣,讓不少業者叫苦連天。圖為高雄六合觀光夜市陸客消費情形

  大陸觀光客逛夜市美食的“共餐”習慣,讓不少業者叫苦連天。圖為高雄六合觀光夜市陸客消費情形。(圖/臺灣“中時電子報”)

  陸客逼走臺客,攻佔臺夜市?

  臺媒暗諷陸客“小氣”,熱衷“共食嘗鮮”,網友質疑

  大陸游客在臺灣逛夜市,一般都有抱團“共食嘗鮮”的經歷,一群人點一份小吃,一人吃一點,現在島內某些人不高興了。據臺灣《中國時報》昨天報道,有攤商指陸客雖多,“但只見人潮沒有錢潮”,更由於陸客攻佔知名夜市,讓臺灣本地人“望而卻步”,轉戰其他夜市。對此,有網友批評相關報道是“惡意挑撥”,也有人指出臺灣很多夜市“基本靠陸客在撐,否則你讓夜市禁止陸客進入試試?”

  攤商批:陸客逛夜市 只留衛生紙不留人民幣

  該報道指出,晚餐後逛夜市的大陸游客,以“共食嘗鮮”習慣攻佔島內觀光夜市,從臺北的士林、寧夏夜市到高雄六合夜市。多數陸客會揪團買小吃,每樣小吃買一點,每人吃一口,還有陸客喜歡“試吃”小吃,嘗後也不買。

  六合夜市許姓攤商表示,雖然夜市人潮依舊強強滾,但逾八成客源是陸客,他們很聰明,都先單點後再由大家分食,一趟下來每個人都可吃到多種美食,但攤商只見人潮沒賺錢潮。

  更誇張的是,六合夜市常見四五個人佔據一桌吃50元新台幣的東西,甚至有10名陸客只吃1盤蚵仔煎。

  在士林夜市經營鐵板燒、烤魷魚的戴先生表示,陸客很多,但只有一半會消費,因為團客大都已在其他地方用餐。士林夜市地下美食街賣牛排的黃孝敏也説,陸客多半是“到此一遊”,團客常“左下右上”繞一圈上個廁所就離開,只留下衛生紙,而不是人民幣。

  報道稱,陸客佔了桌椅,説話嗓門大以及衛生習慣不好,令不少本地消費者皺眉,紛紛舍陸客多的觀光夜市。以高雄為例,新興的瑞豐夜市已取代老字號的六合夜市,成為高雄當地人逛夜市的首選。在高雄工作的蔡永信説,以前都覺得六合夜市必逛,但近幾年陸客越來越多,除了整體氣氛變得比較吵之外,也發現價格普遍變貴了,現在他都轉往鳳山青年夜市消費!

  網友嗆:媒體惡意炒作 吹毛求疵製造兩岸民眾對立

  對於這篇報道,臺灣網友“FLY”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個記者既損大陸人的“小氣”,也彰顯臺灣人的心胸狹窄,天天關注陰暗面,是要唯恐天下不亂嗎?網友“FKDPP”稱,報道純屬“雞蛋挑骨頭”的惡意挑撥,大陸媒體要羅列在大陸定居的部分臺灣人惡習,同樣有很多,只不過人家用包容心不肆意炒作罷了。臺媒抓住極少數人的不文明行為,不斷吹毛求疵製造兩岸民眾對立,最終受害的只能是臺灣人自己。

  網友“陳麥德”表示,如果是多人共食一攤,那多人可以吃好幾攤,跟一個人吃一攤的總消費數差不多,不要再搬弄是非,其實去過六合夜市的人都知道,基本上靠陸客在撐。要是不信邪,你讓夜市禁止陸客進入試試?

  對於陸客逼走臺客的説法,有攤商認為“不應全然把責任推給陸客”,夜市方面也該自我檢討。吳姓攤商説,六合夜市小吃多少年沒創新,臺灣本地消費者吃膩了,當然就會出走。饒河夜市攤商郭洪金鳳則認為,陸客偶爾講話大聲一點,其實也蠻熱鬧的。

  逢甲商圈管委會主委王朝藝説,陸客共食,其實也能讓他們品嘗到更多的特色小吃,未來不會設置最低消費或限制用餐時間。臺灣從北到南的觀光夜市都有陸客共食的現象,如何在共食情況下增加陸客消費、避免糾紛,同時又能創造商圈繁榮,才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綜述)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東南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