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學者:加強傳統文化交流有助於增進兩岸民眾感情

2015年04月04日 09:0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清明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3日在陜西西安開幕。多位參加會議的學者認為,黃帝是兩岸民眾共同的人文始祖,加強包括黃帝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交流,有助於拉近兩岸民眾的情感距離。

  臺灣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林安梧已是第三次參加黃帝文化交流會。他説,自己小時候就聽過黃帝的傳説,知道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參加清明公祭黃帝典禮,是出於追本溯源的意識。”他告訴記者,親臨公祭黃帝現場,會有一種瞬間“連上網”的感覺,作為炎黃子孫的共鳴感油然而生。

  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在臺灣也受到了重視。清明節來臨之際,臺灣當局于4月2日在臺北舉行了遙祭黃帝陵典禮,由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主祭。臺灣有關部門表示,馬英九此舉表達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林安梧表示,海峽兩岸一家親,有著相同的文化傳統。加強兩岸在傳統文化領域的交流,有助於拉近兩岸民眾的情感距離。

  陜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趙世超説,黃帝是公認的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每年都會有大量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前來黃帝陵祭拜。清明公祭黃帝典禮為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有利於增強民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清明節在陜西省黃陵縣黃帝陵舉行。往年公祭典禮由陜西省政府主辦,而今年公祭首次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陜西省政府共同主辦。

  林安梧認為,今年公祭黃帝陵規格的提升,顯示了大陸更加重視傳統文化,同時也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作為乙未年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清明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近60位學者參加,學者們就黃帝和黃帝文化、傳統文化傳承等議題展開交流。(記者李樹峰 馮國)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