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加入亞投行須過三道關 24日已通知美方

2015年04月01日 08:1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環球時報報道 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趕在3月31日申請截止前一刻,馬英九當局決定由“財政部”緊急擬定參與意向書,並準備循兩會管道、由陸委會轉給國臺辦,在3月31日提交亞投行籌備秘書處。不料此舉在島內引發爭議,“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決議,直接向亞投行籌備秘書處提出申請。輿論分析認為,臺灣是否能夠加入亞投行,有兩大關鍵:一是臺灣內部的意見整合,民進黨是否願意在選前觸碰亞投行議題;二是名稱問題;如果臺灣繼續“政治挂帥”,將無法進入由亞投行串聯的“亞太朋友圈”。

  臺灣“外交部長”林永樂3月31日證實,臺方申請加入亞投行的意向書已在當天晚7時左右傳真出去。傳出前他曾看過,中文內容是由“財政部”擬定的,很簡單表達參與意願。林永樂同時透露,臺灣要加入亞投行一事3月24日已通知美方。“行政院長”毛治國強調,申請加入亞投行的意向書,傳真收件對像是籌備處,不是國臺辦;投入資金約2億美元。

  針對臺灣申請加入亞投行一事,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月31日説,臺灣申請參與亞投行,應該避免出現“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問題。

  圍繞如何申請加入一事,島內爆發激烈爭論。3月31日上午8時多,“臺聯黨”因質疑臺灣申請加入亞投行有“黑箱”,佔據“立法院”主席臺阻撓議事,院會兩度宣佈休息協商。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等人稱,由陸委會轉交大陸國臺辦參與亞投行創始會員申請意向書,“是自我矮化、傷害國格”。對此,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反駁説,“我嫌政府的動作太慢,太慢表態”,因為3月31日是最後一天,會不會讓臺灣成為創始會員存在變數。他直言,從民進黨執政開始,臺灣加入國際組織沒有用“臺灣”或“中華民國”名義,都是“中華臺北”。自由時報網稱,“立法院”朝野黨團最終協商決議,不通過國臺辦,改由向亞投行籌備處申請。

  使用什麼名稱,是島內爭論的焦點之一。陸委會高層此前曾表示,除了有矮化之嫌的“香港模式”外,諸如奧委會模式的“中華臺北”名義、世界貿易組織模式的“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都在考慮範圍之內,“只要加入的名稱適當,且權利、義務與其他會員相同,臺灣加入任何國際組織都是好事”。“行政院長”毛治國稱,“中華臺北”是底線,如果大陸要求以“中國臺北”的名義加入,臺灣不會接受。

  香港官員透露已提交加入亞投行的意向書後,島內金融業大多認為,臺灣不應該缺席,擔心一旦缺席將有被邊緣化的危機。曾任“財政部次長”的元大金控董事長王榮周表示,加入亞投行有助臺灣經濟發展及拓展産業商機,也會讓臺灣與其他會員的關係更緊密。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也説,亞投行比之前的亞銀規模大很多,臺灣應該加入,等於多了一個國際平臺。不過也有分析稱,雖然臺灣、香港都已經明確表態,但由於目前亞投行的創始會員申請者都是主權國家,臺灣、香港應以怎樣的身份參與及出資多少等,仍有待商討。

  臺灣前陸委會副主委、政治大學學者童振源3月31日撰文分析稱,臺灣參與亞投行可能有三個關卡:第一關是目前美國在亞太持續失去主導權,臺灣成為其最忠實的盟友,美國是否同意臺灣參與,將影響臺灣參加亞投行的可能性;大陸願意讓臺灣以何種模式及名稱參與亞投行,也是影響可能性的因素之一;亞投行是大陸主導的,臺灣要參加,必須獲得內部民意支援,“在實質利益與國家尊嚴之間,必須取得平衡”。童振源同時提出臺灣參與亞投行的三種模式:世界貿易組織模式,即臺灣是完整的會員經濟體,沒有任何局限,名稱沒有矮化,被稱為“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簡稱“中華臺北”;第二種模式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模式,臺灣是“半完整的會員經濟體”,可以充分參加技術性會議,但象徵主權國家的會議無法參加,名稱上也沒有矮化,簡稱“中華臺北”;第三種是亞洲開發銀行(ADB)模式,即臺灣是完整會員經濟體,“但名稱被矮化,被稱為中國臺北”。

  香港中評社認為,臺灣能否加入亞投行,第一個層次是臺灣內部態度。以兩岸服貿協議為例,國民黨雖在“立法院”佔據多數席位,但仍舊卡住,顯示臺灣政策走向早已不是由馬英九一人定調,還要看民進黨態度,而民進黨不願在選前觸碰亞投行。如果臺灣內部能整合,才有“如何加入”的第二階段問題。臺灣《中國時報》注意到,臺灣原本以為大陸會盛情邀請加入亞投行,沒想到這回大陸決定話不多説,讓臺灣自己決定,顯示大陸不會再像以往那樣熱情,以免讓臺灣變得傲驕。▲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