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出版交流熱烈而頻繁:你來我往 書香飄兩岸

2015年03月17日 11:41: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出版交流熱烈而頻繁:你來我往書香飄兩岸

  在廈臺商陳岱明近期從臺中返廈,在清泉崗機場買了一本書,書名叫《廈門這麼吃》。他説老是有臺灣朋友過來廈門,不知道到哪吃,這樣的書對他來講“很有參考價值”。廈門知名美食專欄作家淩 的這本《廈門這麼吃》,是近年來眾多大陸書籍輸出到臺灣的一例。兩岸出版業交流近年來方興未艾,屢結碩果。

  從《政府工作報告》到總理答記者問,剛結束的“兩會”,“全民閱讀”成為關注焦點。與大陸相比,臺灣的閱讀風氣更盛,數據顯示,臺灣每年百萬每人平均的新書量排名世界第二位。愛讀書的臺灣人,對大陸作家、作品青睞有加,而且相容並包。

  時代色彩:老知識青年的遭遇在臺有共鳴

  臺灣作家劉臺平2012年以一部講述“臺灣‘外省第二代’眷村情緣”的傳記散文體小説《眷村》,獲得首屆海峽兩岸文學創作網路大賽二等獎。2013年,這本書得以出版,劉臺平也帶著它到大陸簽售,為大陸讀者解讀臺灣“無根的一代”。

  昨日,人在臺北的劉臺平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這兩年來,他持續創作,手頭有兩部書已跟大陸出版社接洽,不日就將問世。與此同時,他回歸自己另一身份“出版人”,去年已將兩本大陸作家的作品“簡體轉繁體”到臺灣出版,得到不俗反響,手頭也有一本書在運作,也馬上就要跟大家見面。

  劉臺平選擇在臺出版作品的大陸作家很有針對性,他們年齡在50歲至70歲之間,多講述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身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故事。對此感興趣的,正是跟他們年齡相似的臺灣中老年齡層讀者,這也是現在購買紙質書籍的一大主力人群。

  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根據劉臺平觀察,兩岸隔絕時期大陸發生的事,同年齡層的臺灣讀者也會有共鳴。劉臺平嚮導報記者透露,像這樣的書在臺灣出版,第一版印數通常在1500到2000本,臺灣市場不大,如果能賣完,保本之外還略有盈餘。

  他同時表示,臺灣市場不大,大陸作家對此要求也不甚高,基本上只要在臺出版,吸引“臺灣讀者粉絲群”,能跟他們互動就可以了。

  生活氣息:“廈門式”生活圖書受歡迎

  如果説劉臺平的出版帶有“時代色彩”,那谷聲圖書的系列出版物輸臺則充滿“生活氣息”。

  谷聲是2009年創立於廈門的一家獨立出版工作室,到現在已推出近百本“文藝小日子閱讀良方”作品。據谷聲圖書相關負責人朱瑩瑩介紹,他們的出版物大概有三分之二版權輸出到臺灣,包括淩尒尒類的“廈門式”生活圖書,不止在廈門,在臺灣也受到歡迎。

  朱瑩瑩告訴導報記者,像去年谷聲的《假如,給你一間老房子》,是大陸作者王蕾霰實地感受臺灣30個老屋如何“變廢為寶”,打造成“理想家屋”的故事,出乎意料的是,這樣的作品臺灣出版社也很感興趣,甚至在大陸這邊還沒正式出版之前,版權就已賣出去了。

  據了解,王蕾霰本身是四川大學建築設計係碩士生,帶著課題赴臺交流半年,朱瑩瑩提前跟她溝通,列出創作計劃,由此,一本既有專業精神又有人文情懷的“小日子”圖書就這樣誕生了,而且墻裏花開墻外飄香。

  開拓商機:臺灣少兒圖書在大陸被看好

  如劉臺平所説,與大陸相比,臺灣的出版市場真可謂“小巫見大巫”,臺灣華品文創總經理王承惠也指出,“臺灣作家與作品在大陸持續被看好,少兒圖書更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臺灣出版品要走出去,大陸市場有很大的空間可拓展”。

  商機在前,臺灣作家也是踴躍“登陸”,並經受住了市場考驗,尤其在兒童繪本、圖書市場大放異彩。導報記者了解到,臺灣童書作家林良的《林良童心繪本》2014年被大陸廣電總局列入100種向青少年推薦的優秀圖書;吳涵碧的《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系列,不僅僅在臺灣暢銷,在噹噹、京東、亞馬遜等網站,也是童書暢銷榜的常客。

  人在廈門的臺灣漫畫家葉順發,近年來也積極掘金大陸童書商機,創作《好奇阿諾科學漫畫》系列叢書,其最新創作的《中國趣味寓言故事》系列,用幽默漫畫的方式描述熟知的寓言故事,也是好評如潮。(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東南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