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將設樹木醫院 樹醫生走紅

2015年03月13日 08:3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東池上鄉田間小道的行道樹成為風景,吸引各地遊客來此騎行度假。

  草木無言,無論是鄉村還是都市,只要有新的建設,最先被犧牲掉的就是樹,仿佛樹毫無價值。只有等到水土流失、空氣污染、景觀破碎時,人們才會回頭想到樹是地球之肺的珍貴,但10年樹木,追悔莫及。

  保護樹木的呼聲在臺灣已喊了多年,還有民間團體發起各種護樹活動,有人面對建築工地的電鋸日夜守在樹上。只是,民間的力量仍然微弱,毀樹消息不斷從各地傳來:臺南芒果樹林被砍,南投路邊上千棵樟樹被水泥封死,臺北建築工地的老樹朝不保夕……有識之士指出,只有法規加專業,才能救樹木之即倒。

  臺灣雖有《森林法》,但只保護山區森林,鄉村、城市的樹木保護無規可依,比如臺南芒果樹林被毀,雖然批評聲不斷,市長也表“震怒”,也只能給玉井區區長記過一次後,不了了之。此外,樹木管理單位不一,責權不清。“農委會”管森林,城市行道樹由公園路燈管理處主管,老樹又歸文化局管,但文化局的上級單位卻沒有管樹的許可權,一旦民間護樹團體與開發商或政府工程産生爭議,往往曠日持久難有了斷,不僅引起社會紛爭,也令不少老樹最後還是命喪工地。

  因此,曾任臺“環保署副署長”的“立委”邱文彥提案修法,目前已初審過關,他希望在今年通過。如果新規通過,將來臺灣不管是都市還是鄉村,只要是公告受保護的樹木,都要原地保留,如需要移植,必須公開讓居民參與,並召開樹木保護審議會通過,如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砍伐、移植甚至修剪破壞樹木,可處12萬元(新台幣,下同)至60萬元罰款。

  雖説原地保留是原則,但樹也難免要為建設讓路,一旦需要移植或者護理,專業便顯現出重要性。原臺北松山煙廠因建設于去年4月移樹,結果樹死了一半,引發護樹聯盟新一輪抗議。專業人士指出,4月老樹發芽,正需營養,此時移樹傷根,難免傷其元氣,難以回天。

  為避免無知傷樹,臺“農委會”宣佈今年上半年將成立首家“樹木醫院”,持證上崗的樹醫生才能替樹修剪、除蟲、移植。樹醫生待遇不錯,起薪最少4萬元,但人才奇缺,去年舉辦首次證書考核,只有7人過關,現在全臺灣僅有11位合格的樹醫生。此前,“農委會”成立了“樹木醫學中心”,在網上開辦“問診”業務,雖然能提供諮詢與診斷,但也因人手不足不能派人到場解決問題。因此,當臺東那棵因為與金城武一同入境而出名的金城武樹被颱風吹倒後,還要從日本請來專業人士救樹。臺北大安森林公園在植樹節栽的樟樹遲遲長不大,也是請日本樹醫到場松土、填有機物改變土壤結構後才解決了問題。

  “農委會”認為臺灣的樹醫培養起步已晚,落後於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地區10年,此次一定要辦好樹木醫院,建立樹醫隊伍,將來在全臺各地設立“樹木健檢中心”,有需要者只要打個電話掛號交費,樹醫就會到府,解決樹木的疑難雜症。如遇到護樹與建設的衝突,須由樹醫出面評估樹木能否移植、移植何地,並負責移植的監督與護理。(邰文欣)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