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讀經誦典,孩子人文素養“第一課”

2014年12月26日 13:44: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內,古色古香的國學堂。

  臺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內,古色古香的國學堂。

  古人云:“春讀經,夏讀史,秋讀諸子,冬讀集”。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祭孔、讀經、學詩詞在島內校園已蔚然成風。久而久之,不少孩子舉手投足間不經意流露出的儒雅風範,讓人不得不感嘆傳統經典文化的樹人之功。

  祭孔儀式走進校園

  位於臺北孔廟附近的臺北大龍小學,在傳承經典文化上可謂獨樹一幟。比如,一、二年級要學習《弟子規》,三、四年級要學習《三字經》,五、六年級要學習《論語》。更為特別的是,學校把每年參加祭孔大典演出,當作學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祭孔儀式集中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其間,每一個舞蹈動作,都傳遞出進退謙讓的禮儀規範,體現了禮樂教化的功能。近年來,祭孔儀式走進臺灣校園,讓這一中華傳統文化在島內得以薪火相傳。

  不過,在一些校園裏,祭孔儀式因其參與性、自主性強,被融入了更多的現代元素。

  臺南市私立興國高中舉行的校園祭孔中,校長會親自給每個學生右手虎口處“點硃砂、開智慧”,祝福學生在未來的考試中考出好成績,頗受學生歡迎。

  高雄師範大學不僅在祭孔儀式里加入Q版孔廟及人偶,還安排外籍學生表演相聲“子曰”,請老師編搖滾八佾舞,使得祭孔典禮充滿青春活力,讓學生們大呼過癮。

  傳統國學融入課堂

  除了祭孔儀式之外,島內學校更是把中華傳統經典國學帶入課堂。

  臺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是一所私立雙語學校,開設有幼兒園到高中的課程。採訪時,校長李尹緒瑛一身素雅的旗袍著裝,謙謙有禮地向記者介紹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學校對經典文化幾十年如一日的傳承。

  “飽學經典詩詞,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非常重要。”李尹緒瑛認為,經典詩詞承載著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生活方式、道德規範、審美情操,更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史、哲知識,對中華優秀文化基因的傳承、發揚十分有益。

  為了讓孩子們學經典、開智慧,復興中小學專門設立讀詩誦詞的國學堂。當記者隨李尹緒瑛來到國學堂時,一位正在自習的高中生主動禮貌起身,鞠躬問好:“早安!”

  步入國學堂,一塊寫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大牌匾高挂于國學堂側墻,幾十張古香古色的木桌椅整齊排列,教室後墻書櫃裏排放著國學經典書籍,如《論語》、《千字文》、《莊子》、《老子》等等。

  “復興中小學對傳統經典文化的推行不遺餘力。”李尹緒瑛告訴記者,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考慮到經典作品文辭艱澀,學校會選擇一些課外選讀教材,如中華傳統成語故事等;而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老師們還會把一些名家的古詩詞句穿插其中,有針對性地傳授灌輸,用經典滋養孩子們的心靈。

  誦讀之後體會要義

  在島內,臺灣教育部門要求對小學到高中教材的解釋,統一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準,同時又要求教師對不同的解釋多加掌握,以便給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據説,一本《論語》,臺灣語文教師要通讀幾十遍,幾乎達到倒背如流的地步。對此,有關人士表示,背誦國學只是一種手段,最重要的是把經典融入生活,今後若遇到困難,就可以從中獲得靈光乍現的智慧。

  據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介紹,臺灣的語文科目包含語文和國學兩個範疇。通常情況下,每所學校都會在基本教材與補充教材之間合理安排經典作品。比如,小學階段在識字基礎上循序安排誦讀《三字經》、儒家經典和古詩詞,中學階段則設置了一些必修或選修的課程、學分。

  在段心儀看來,教學不能使用教訓的方式,否則效果一定很差。在島內,教師們時常會引經據典,舉出生活中的實例,好讓學生慢慢體會經典的要義。

  “孔子會不會自黑?會的,別人形容他是喪家之犬,他還會承認。”在一次公開課上,《史記孔子世家》中孔子與弟子走失後發生的故事,被臺灣第一女子中學的高級教師陳麗明這樣解釋。她告訴學生,自黑不是否定自己,而是另一種自信的表現:“你看,孔子都可以正視自己的缺點,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不回避?”

  在教授經典國學之時,島內教師不僅會講孟母三遷,還會説消防員、救生員的故事,原因便是擔心孩子們從小都要當科學家、政治家、大將軍,好高騖遠。“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將來不一定個個都要成為大人物,只需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即可。”一位資深語文老師如是説。

  採訪手記>>>

  通變,方能古為今用

  臺灣著名女作家張曉風曾説過,懂古文比懂英文還重要,因為學了英文後,有人可能大半輩子都不會去用它。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偏頗,可細究下來,也並不無道理。

  中華傳統文化悠久而博大。為了推動中小學生讀經典、開智慧,臺灣教育部門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舉辦讀經會考,建立讀經成績鑒定機制,使中小學生踴躍讀經誦典,中華傳統文化也就這樣薪火相傳下來。記者駐臺採訪時發現,島內不少詞彙的古早味、文化味更足。比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出於尊重古語序和聲調的緣故,臺灣仍説成“得兼”;對窮人,臺灣稱其為“待富者”,公交車上的老幼病殘孕專座則被叫作“博愛座”等等。

  不過,學習經典最重要的還要學會“通變”,如此方能古為今用,以古人經驗增長自 己的智慧。正如司馬遷所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以古為師卻食古不化,那還不如不學。眼下,素質教育倍受社會各界關注,孩子們誦讀經典不僅需要老師、家長的指引,更需啟髮式教育,讓他們從經典中品味古人深意,把經典思想融入現實生活,這樣遇到 困難時才可以從中獲得靈光乍現的智慧,而這正是國學教育的要義所在。(本報記者 李向娟 文/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露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黃露佳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