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2014狂飆過後一場空 素人當道反映社會脈動

2014年12月19日 09:53:00 來源:海峽導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4年即將過去,臺灣門戶網站雅虎奇摩近日評選出年度十大新聞人物及新聞事件。少了去年榜單中的“萌主”圓仔,今年的“十大”榜單中充斥著天災人禍與負面新聞,當然也有柯文哲、屏東老農這樣的“素人”。2014年的臺灣,社運、學運議題高漲,但是狂飆過後,到底是空虛還是美滿?本期對話臺灣名嘴,導報記者連線島內統派學生領袖王炳忠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共同盤點臺灣的2014年。

  小人物、素人當道 反映臺社會脈動

  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奇摩評出的年度十大新聞人物,有魏應充、柯文哲、鄭捷、屏東老農、阿基師、彭淮南、A先生、林飛帆、趙藤雄、陳為廷,您對這個榜單有什麼評價?

  王炳忠(以下簡稱“王”):今年臺灣年初就是“太陽花學運”,下半年是食品安全問題,等到快選舉時,就推出了柯文哲的“造神運動”,這三部分組成了臺灣社會2014年的脈動,十大新聞人物對此也基本有所反映。

  蔡培慧(以下簡稱“蔡”):林飛帆、陳為廷上榜,反映了年輕人對公共參與的積極投入。年輕人關注的是跟生活有關的政治問題,比如為什麼GDP一直在成長,收入卻倒退?

  記:去年榜單裏,排第二的是熊貓圓仔,今年出現在這個位置的則是柯文哲。

  王:我更喜歡圓仔了,看它的新聞心情很好。而看到柯文哲的新聞,就讓我想起1994年至1999年的陳水扁。陳水扁當臺北市長的時候,新聞也天天報道他,他澆個花都能成為新聞,現在的柯文哲也一樣。

  記:屏東老農和A先生是捍衛臺灣食品安全的關鍵人物,他們上榜,對臺灣社會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王:新聞中對這些舉報食品安全的人物,都是肯定的,因為這是小人物做了有意義的事情。但令人感覺悲哀的是,本來應該由“政府”承擔的責任,媒體卻沒有去追究。屏東老農為什麼要像古時候那樣,告不了地方官卻要千里迢迢上開封府?媒體並沒有關注這個問題。

  蔡:我想這個現象反映的是資訊不夠透明。讓真相曝光的是屏東老農這樣的小人物,這應該值得臺灣民眾反思,如何讓很多資訊更加透明化。

  記:還有沒有其他人,是您認為應該入選年度十大新聞人物的?

  王:我有看到另一份榜單,就有我的名字上榜。因為“太陽花學運”,各種因素湊在一起,就把我炒紅了。以前統派沒有佔據媒體的位置,現在漸漸有了一席之地,所以2014年對我而言也是影響蠻大的一年。

  新聞事件失焦 “造神”過後是空虛

  記:再看2014年度十大新聞,您如何看待上榜的這些事件?

  王:其實臺灣民眾還是被媒體帶著走的狀態,“太陽花學運”因為佔據了“立法院”,媒體天天報道,而且是事無巨細。如果媒體不這麼去炒作,學運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包括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媒體天天在炒作其危害,弄得大家人心惶惶,並沒有把關注重點放在如何改進政策和制度上。

  記:這個榜單裏面,天災人禍和負面新聞輪番上演,對臺灣社會的整體氛圍有什麼樣的影響?

  王:整個臺灣陷入一場口水戰,變得對未來沒有任何希望。媒體不是引導大家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寄希望在虛幻的人物身上,最後就通過“造神”,捧出一個柯文哲來。

  蔡:臺灣人喜歡説一句話,“打斷的胳膊接上去,讓它健健康康的”。我想就是這樣,遇到挫折就去尋找解決的方法,臺灣人應該自我反省,不僅是能力,也要磨練心性。我們要協力同心,務實地面對這些事情。

  記:如果讓你來總結,2014年對臺灣來説是怎樣的一年?失落與希望各在哪?

  王:“太陽花學運”到現在,相關議題有進展嗎?完全沒有。當時他們堅持要先通過監督條例才能審服貿,但是監督條例到現在也還沒有,相當於整個2014年就是一場空,就是狂飆後的一場空虛。大夢過後,現在要回歸現實了。臺灣不能離開外界自己封閉起來,臺灣也不能一直做夢,總有一天要醒的。

  蔡:2014年是很讓人在意的一年,是青年世代崛起的一年。青年人開始關心各種社會議題,我覺得這也是希望所在。(記者 楊思萍 燕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露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黃露佳

原稿件來源:海峽導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