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港澳臺代表道教論壇論道:中華民族應共同挖掘內涵

2014年11月27日 16:13: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道教根植于中國文化,其中蘊含的很多智慧對當下社會有所啟迪,全體中華民族應共同挖掘其中寶藏。”長期研究道教的臺灣臺中技術學院教授蕭登福在江西鷹潭表示。

  匯集27個國家和地區嘉賓、代表的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25、26日在鷹潭舉行。多位代表作了論壇發言,交流道家思想理念。在論壇期間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蕭登福做出上述表示。

  道教是臺灣影響最大的宗教之一。蕭登福認為,這主要由於道教很早便在臺灣紮根,很多學者發表文章對其進行討論,理論基礎建立得比較牢固,道教廟觀也深入到臺灣的鄉村,影響廣泛。相比之下,西方宗教想進入則較難。“畢竟,道教根植于中國文化,與中華民族的習俗、思維方式更加吻合。”

  蕭登福坦言,目前很多人對於道教的認識還僅限于太極拳、養生等較淺層面,他表示,這些是道教的“術”,深入研究還會發現,道教的“學”有更多內容,正所謂“不學無術”。

  “道家思想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有著比人們想像中更加豐富的深刻內涵,值得文化上同根同源的兩岸人民共同挖掘。”蕭登福説。

  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也成為了越來越多香港人的信仰。相信年輕一代會逐漸了解到道教深刻的文化內涵,這將有助於他們正確處理到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梁德華説,他希望未來在香港可以建成一個道教文化中心,讓更多人接觸到道教,進而去學習和研究。

  在大學裏教授道家思想十餘年的澳門大學學者鄭慶雲對記者表示,道教目前在澳門已經有了一定影響,每年澳門也會舉辦相關節日以及論壇。兩岸及香港、澳門血脈同源,應該共同傳承並將其發揚光大。

  “大道無聲,道教也在潛移默化地被更多人所信仰。”鄭慶雲説,“如今人們對道教的認識也逐漸理性,深入了解老莊等人的思想後,不難發現其與生活息息相關,並不神秘。”(完) (楊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寧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寧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