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與溫州投資商對話:咱們很像

2014年10月16日 08: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我一早在酒店醒來拉開窗簾,發現樓下的車主把車開出去以後也用花盆來佔車位,感覺就像回到了臺灣。”“一齣門的那一排的腳踏車設備,跟我在臺北出門時用的一樣。”……參加14號下午在溫州舉行的兩岸投資機構與民營企業發展研討會的臺灣嘉賓們在發言時紛紛用“臺灣與溫州很像”做開場白。

  2014年浙江臺灣合作周開幕式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小企業論壇暨海峽兩岸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于10月13日至15日在溫州舉行。臺灣攜優勢産業與浙江交流對接,活動將促進溫州産業轉型升級。兩岸中小企業合作對接會、兩岸文化創意産業交流對接會、兩岸健康養老服務業合作對接會、兩岸觀光農業合作對接會、兩岸投資機構與民營企業發展研討會也同期舉行。

  作為和臺灣空中直航距離最短的大陸城市,溫州與臺灣雖隔海相望,由於風土人情相近,歷來交往密切。因此在這次研討會上,臺灣與溫州的嘉賓們發言踴躍,親切交流,無話不談。但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咱們在‘窮’上面也很像。”

  “臺灣仍有本錢,但在資本市場的優勢不再。”臺灣股權投資協會秘書長蘇拾忠説,臺灣的科研創新與商品化仍然領先,仍然是臺商競爭的強項。但仍很大程度依靠幾個明星企業,轉型不足,普遍年事已高,導致臺灣産業優勢被大陸內需市場吸收並且超越,優良的製造能力淪為替大陸品牌代工,而且市場小無法建立品牌,新興産業坐困愁城。

  溫州由於近年來的民間融資危機,金融業遭嚴峻考驗,金字招牌也在黯然褪色,溫州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特徵明顯。

  據了解,溫州企業首先集群仍偏向傳統製造業,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電氣設備機械、化工和地産。上市企業偏少,本土吸引力弱:上市企業總共只有11家,創業板只有兩家,森馬服飾市值近200億佔比近25%,但辦公地址在上海:金卡股份辦公地址在杭州。

  上市後,對資本市場利用程度仍有待提高(再融資偏低,利用資本市場開展並重組做大做強力度偏小)。

  “股權投資行業在溫州實力不夠強,大家目前信心普遍不足。”溫州市股權投資行業協會秘書長張瓊瑤説,不少本地企業由於沒有轉型、品牌含金量不夠、沒有發展後勁等原因導致其不具備接受投資的能力,投資機構也很難施展身手,與企業共同發展。溫州在股權投資行業裏的人才缺乏,企業很難做大做強。

  在現場,臺灣股權投資協會秘書長蘇拾忠還與溫州股權投資行業協會會長胡旭蒼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這次的兩岸投資機構與民營企業發展研討會,臺灣的一些好的模式,好的運營經驗可以對接過來,讓我們這邊的企業家在理念上和思維上有一些提升。”張瓊瑤説。

  參會的溫州本地投資機構表示,希望政府能促進企業和投資機構做一個對接,搭建一個渠道,大家坐下來交流,讓企業了解股權投資是怎麼一回事,從而使企業和投資機構融合在一起,不然各做各的,雙方都發展不起來。(記者 張茵 實習生 徐奔)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