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攜手“創一流”

2014年10月09日 09:03:00 來源:閩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古雷臺灣石化産業園區

  近日,古雷港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工地上,1萬多名工人正抓緊施工,園區內港口碼頭、道路、校舍、廠房、安居房、輸變電站等工程建設正全速推進,登上位於古雷頭的觀音山眺望,一座現代化臨港石化産業基地正迅速崛起。

  近年來,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充分發揮對臺優勢,用好用足用活海西先行先試政策,進一步吸引和承接臺灣石化産業投資及延伸發展,兩岸石化産業攜手合作,著力建設世界一流的臨港石化産業基地,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從濱海小漁村到現代石化新城的蛻變。2010年5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福建省部分特定區域實行臺資項目核準特殊政策》,明確古雷作為全國唯一的臺灣石化産業園區。

  在海騰液體化工南2#碼頭,滿載的貨輪正緩緩靠近,據海騰液體化工碼頭有關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南2#及南2#-1泊位、南2#-2泊位,建設中的南2#-3、南2#-4泊位也將於今年底投入試運作。

  “古雷承接臺灣石化産業轉移,至少有三大優勢。”古雷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曾平西説,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政策方面享有大陸臺資項目特殊核準政策。目前,石化基地已列入國家沿海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充分利用國家、省、市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和承接臺灣石化産業投資及延伸發展。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藝章説:“除了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項目用地、用海等支援,古雷還積極爭取臺灣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機構在古雷設立分支機構等政策,努力把古雷石化産業基地建設成為海峽兩岸産業深度對接的示範基地。”

  作為臺灣石化産業的主題基地,古雷的發展與兩岸合作密不可分,除了享受國家、省、市一系列鼓勵扶持政策外,古雷發展石化産業的産業基礎優勢明顯,一批較大的石化項目已經建設完成,與之相關聯的項目也已開工建設或準備開工建設,這些項目的建設有利於産業上、下游延伸,從而形成石化産業鏈,增強産品市場競爭力。

  “古雷石化基地既是臺灣石化産業投資和再創業的理想之地,同時也是向臺灣中下游石化廠商提供石化原料的首選之地,將進一步促進兩岸的産業融合,為兩岸石化産業共創福祉。未來,我市將努力把古雷建成深化兩岸産業合作示範區的重要平臺,為推進兩岸關係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

  今年來,古雷開發區以全市“三個年”活動為抓手,結合全市“比投資、賽龍頭”競賽活動,項目建設有力推進,經濟發展提速提升呈現良好態勢。今年1-8月,開發區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5億元,同比增長182%;預計全年完成120億元。完成規模工業總産值154.89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280億元。

  按照市委“大幹100天”決策部署,開發區加快推進部分企業獲得試生産備案許可證,加大對接服務企業力度,著力落實中怡精細化工、海順德催化劑、新陽科技不飽和聚酯樹脂等項目年底前開工建設,實現開發區“投産一批、落地一批”滾動發展目標。陳藝章説:“開發區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跟蹤‘兩岸石化産業研討會’上對接的新項目,加快落實臺灣企業4、5次加工項目進區落戶。同時健全服務網路,與石化項目業主攜手形成合力,攻堅克難,有力地推動項目建設。”

  2014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總體發展規劃》,在省裏批復的116.68平方公里範圍內,進一步明確石化基地內煉化一體化項目區、港口及物流倉儲區、公共罐區三個功能區的總面積為50.9平方公里。國家發改委的批復,進一步明確了古雷石化基地在全國石化産業總體佈局中的地位,為古雷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漳州市委託中咨公司開展兩岸産業深度合作漳州示範區規劃研究。近期,中咨公司《以石化産業合作推進兩岸深度融合的建議》專報,獲國家領導的肯定,得到國家頂層設計支援。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下,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深化兩岸石化産業對接,延伸和完善産業鏈,提升古雷石化基地的整體競爭力。”陳藝章説。

  以古雷列為全國七大石化産業基地為契機,開發區還將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批復精神,學習借鑒新加坡裕廊工業區的先進經驗,邀請新加坡裕廊國際諮詢公司對古雷石化基地規劃進行提升。全面開展石化基地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加快1公里綠化帶,安全檢查站的規劃、設計,儘快完成各項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

  ⊙本報記者馮思佳通訊員鄧家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閩南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