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雲水謠:忘不掉的鄉愁滋味

2014年09月06日 08:17: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雲水謠:忘不掉的鄉愁滋味

  雲水謠古鎮裏,一座由破敗土樓改造成的客棧。

  鄉愁往事

  “在臨近黃昏的海邊,我獨自坐著。凝視紅色的海的那邊,不知不覺感到難耐的寂寞,而忽然想起,在遠之又遠的海的那邊,我那不曾説出口的誓言。”

  這首詩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臺盟中央原主席、電影 《雲水謠》原創編劇張克輝先生在上世紀40年代,求學大陸的時候寫的。寫作之時,他不會料到,不久兩岸分隔,臺灣成了回不去的故鄉,相愛的人天各一方,卻無鵲橋可渡。淺淺的海峽不遠,卻似咫尺天涯。

  幾十年後,他將這一段塵封的往事寫成小説 《尋找》,並改編成電影 《雲水謠》。電影中呈現的男主角陳秋水的故鄉,就是取景自美麗的南靖長教。一條小溪從這個古鎮穿流而過,岸邊的13棵百年老榕樹,依然鬱鬱蔥蔥,它們被當地村民奉為“樹神”。一條被踩得發亮的鵝卵石古道,彎彎曲曲伸向遠方,據説這是古時長汀府通往漳州府的必經之路。

  當然,古鎮最吸引人的當屬一座座土樓,它們散佈在山腳下、溪水旁、田野上,偉岸壯觀。其中,有建在沼澤地上、堪稱“天下第一奇”的和貴樓,有保護完好的雙環圓土樓——懷遠樓,還有吊腳樓、竹竿樓、府第式土樓等50多座。

  2006年 《雲水謠》 播出,並連續摘得金雞獎等多項大獎,長教也得以揚名。原本籍籍無名的長教,開始有了海內外遊客的身影,大家為的就是看一看陳秋水的“家”。當時,不少背包客來訪,張口就問“雲水謠怎麼走”,這個美麗的名字,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起這裡的土樓風情和水鄉韻味。

  久而久之,當地人開始改口,當地政府也順勢而為,把長教喚作“雲水謠”了。

  世遺之外

  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産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 《世界遺産名錄》,成功申遺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中,就包括和貴樓和懷遠樓。

  土樓申遺的成功,進一步打響了雲水謠的知名度。遊客數量不斷攀升,讓這個原本僻靜的古鎮一下子熱鬧起來。然而,這突如其來的遊客潮,也讓小鎮有些措手不及。餐館、客棧一家接一家開張,古鎮的生態環境與文化保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保護環境和土樓的原始風貌等問題接踵而至。

  南靖土樓管委會主任劉升蔚告訴記者,由於雲水謠內入選世遺的只有和貴樓和懷遠樓,因此,受到《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保護的其實只有這兩座土樓和它們之間2公里長的古道。而實際上,雲水謠片區有土樓50多座,這些最早從元朝中期就開始建造的土樓,工藝精湛,各具風貌,同樣值得保護。

  土樓旅遊熱興起後,很多村民都將自家土樓開發成民宿,隨意改變土樓結構,鑿洞開窗、亂搭濫建等現象開始出現。以往,管委會管理人員只能以勸導為主,但效果不彰。今年,針對開發亂象,管委會專門擬定了 《南靖土樓古村落保護管理辦法》,成立了一支40多人的綜合執法隊,執法內容涉及環境保護、文物保護等多個方面,管理範圍涵蓋整個南靖土樓古村落,一套投資3000萬元的土樓監控指揮系統也隨之投入使用。

  此外,為更好地傳承土樓文化,南靖縣撥出專項資金,發掘、整理福建土樓樓名、對聯、夯築技術等文化資源;成立福建土樓文學院、土樓博物館等專業文化研究機構,組織專人編纂出版土樓文化書籍,蒐集整理土樓山歌曲目、竹馬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確定傳統技藝民間傳承人1100多人,對土樓文化進行了一系列搶救性保護。

  傳家寶

  很難想像,位於長教溪畔的土樓文化會所 (如圖),幾年前還是一座被人當做牛棚的破敗土樓。這座有著百餘年曆史的長方形土樓,現在不僅是福建省作家協會、福建省文學院,以及漳州市作家協會、漳州市美術家協會的創作基地,也是當地最受驢友歡迎的客棧之一。

  2010年,中國作協會員、南靖籍作家何葆國回到故鄉,這座“白天能看溪流,晚上能聽蛙鳴”的土樓,讓他仿佛一下回到了童年時光。被鄉愁“黏”住就走不了了,何葆國一咬牙拿出積蓄將這座土樓承包下來,修舊如舊,然後平生第一次開起了客棧。開張后,由於客棧地理位置優越,並且保留了土樓古樸的風貌,生意紅火。

  何葆國認為,很多未入選世遺的土樓由於無人居住,並且缺乏維修資金,逐漸崩塌毀壞,如果通過民間力量,在保護的基礎上,將這部分土樓利用起來,既能增加當地旅遊收入,也可以把土樓文化繼續傳承下去,“這樣的話,土樓才是活的”。

  目前,雲水謠古鎮的床位數已達3000多個,多由當地居民經營,每年的入住率超過70%。另外,經營土樓風味小吃、販賣當地土特産、出租觀光小木船等等,均成為古鎮人在家門口創收的來源。

  從最初的著急掙錢,到愈發珍視自家的土樓,再到自發保護土樓和周邊環境,古鎮居民也在與外面世界的溝通中改變著對土樓的態度。

  簡良發世代居住在和貴樓裏,因為廣聞博記且唱得一口好山歌,他成了這裡最出色的講解員。在與遊客交流時,他總喜歡讓人提點意見。前不久,在雲水謠的長教溪裏,有居民投放了水上步行球以供出租,不少遊客就跟他提意見,認為巨大的步行球和古鎮風貌格格不入,十分礙眼。簡良發把這些意見反饋到管委會,沒想到立馬就得到反饋——予以取締。

  “很多年前,一個叫茂木計一郎的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來土樓考察,臨走時他對我説,你們祖先留下的傳家寶,真是了不起啊,一定要好好保護,將來一定會揚名世界。他的這句話影響了我一輩子,現在我希望我的子孫後代,也要牢牢記住這句話!”簡良發説。(記者劉國峰 陳夢婕通訊員 林順來)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