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到2060年近半人口將近60歲

2014年08月30日 09:0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北市副市長丁庭宇29日在此間舉行的“2014臺北、上海都會人口政策論壇”上介紹說,臺灣社會因“少子化”問題面臨結構性挑戰,包括使社會福利負擔加重,推算2060年臺灣有近半人口接近60歲。

  臺北市政府每年主辦人口政策論壇,今年擴大邀請上海市相關專家學者參與。29日上午,丁庭宇在專題演講中分析了臺灣生育率走低對社會造成的結構性影響,進而提出臺北市政府將持續推動的公共政策。

  他介紹說,1996年至2010年,臺灣出生人口數從32萬5545人降低到了16萬6886人,臺北市出生人口數也從34151人降低到了18530人。“超少子女化”現象日益凸顯,造成教育供需失調、本地勞動力供給不足、消費市場萎縮、社會福利負擔加重等諸多問題。

  在社會福利負擔方面,他列舉數據稱,2010年臺灣每百位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需撫養約35位幼年、老年人口,到2030年約為56人,到2060年約為97人。記者還進一步了解到,2060年臺灣每百位工作年齡人口需撫養77位老人。

  丁庭宇認為,應對“少子化”問題,需要創造有利青年生育、養育的社會環境。他介紹了臺北市推動“助你好孕”專案的情況。據了解,該專案提供生育獎勵金每胎2萬元(新臺幣,下同),2011年以來已發放超過18.6億元,此外還對5歲以下孩童每月發放2500元育兒津貼。截至2014年7月底,該專案整體執行經費累計達105億元。他表示,這一專案收效明顯,臺北市連續3年的出生率位居全臺各縣市之首。

  丁庭宇提出,還應推動公有托嬰幼教,為“新手爸媽”減輕壓力,包括小學擴大課後照顧,建立至少一區一個托嬰中心,同時鼓勵企業提供托兒設施等。此外,要推動教育優質化,提升下一代的競爭力;松綁法規,將閒置學校用地改建為社福、育幼、公營住宅等。

  此次論壇還就“婦女權益保障與性別平權”、“都會家庭議題”、“都會人口議題”、“友善婚育環境的政策規劃”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吳瑞君在論壇上介紹了大陸的相關情況及研究成果。她認為,大陸第一代獨生子女大規模進入婚育年齡,對傳統的家庭居住方式產生衝擊,這一現象要求政府在養老機構的空間配置及社區養老服務的供應方面作出相應改變。(記者陳鍵興 杜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