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觀察:名為不分藍綠 實則只問藍綠

2014年08月13日 09:04:00 來源:廈門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蔡英文昨日大談“臺灣的未來”,她慷慨陳詞道:“如果臺灣的政治在面對重大災變或事故時,還在分藍綠或‘中央’跟地方,我們就必須共同努力來改變臺灣的政治。”可見她的演講主旨是災難面前不分藍綠。而在此前一天的氣爆記者會上,馬英九三分談氣爆、七分吁停止朝野惡鬥,可謂苦口婆心,緣起卻正是悲劇發生以來,表面上藍綠選舉活動暫停,實際上雙方惡鬥更甚——陳菊忙著卸責和向當局要錢,民進黨中央則忙著痛批“經長”和掩護陳菊。

  聯合報説,臺灣民主失敗的原因是“國民黨怯懦,民進黨刻薄”;華爾街日報説,“臺灣杯葛服貿抗拒自由貿易,自甘落後。”這兩個媒體都説到點子上了。馬當局高層的無力感,其實來自多年來在“立院”踢到的無數大石頭;國民黨政績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反對黨只會反對從不合作。

  民進黨為何要舉全黨之力“護菊”?原因很簡單——假如陳菊跌倒,藍綠版圖就有可能改寫。媒體分析認為,只要陳菊過了當下這關,年底鐵定連任,所以陳菊就算耍賴也不會辭職。2009年“八八水災”時,下臺負責的是“行政院長”而非陳菊,2010年“凡亞比風災”時,在家睡覺的陳菊也未辭職負責,此次高雄氣爆由“經長”負責,人們自也不以為奇,然而,這會更讓人更加看清民進黨的本質——這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政黨,不可以跟它侈談政黨價值。果不其然,面對馬英九拋出的“雙英會”,民進黨進行了嘲諷式回絕,只因藍綠之別對他們而言,是比高雄的傷痛更重要的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廈門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