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貴州苗鄉“嫁接”臺灣觀光農業入佳境

2014年07月24日 13: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貴州苗鄉“嫁接”臺灣觀光農業入佳境

貴州苗鄉“嫁接”臺灣觀光農業入佳境

貴州苗鄉“嫁接”臺灣觀光農業入佳境

  距離“苗嶺明珠”貴州凱里不到半小時的路程,有一個以臺灣現代精緻農業為基礎的農業觀光園,最新開園的臺灣現代農業觀光園希望可以給苗鄉帶來新的農業理念。

  記者乘車前往這個農業觀光園,門口綠色的LOGO和繁體字“生態農業觀光公園”組成整體標識,説著苗語、普通話的員工正在接待開園後的新一批客人。

  貴州與臺灣因同處北緯25,地形地貌和生物生態具有多重相似性,目前已吸引7家臺企在貴州養花種菜。凱里這個農業觀光園是其中投資過億的三家企業之一,總投入3.5億元,目前完成的一期工程裏已種植蔬菜800畝、花卉200畝、藍莓300畝、獼猴桃1000畝;特色大鯢養殖3000余尾,已初具現代生態高效農業園的雛形。

  貴州省近兩年加強對臺灣交流,通過多次組團到臺灣學習考察洽談,使得貴州與臺灣兩地在茶葉、花卉、水果種植及休閒農業等方面均有合作,貴州與臺灣在現代農業、精緻農業合作上漸入佳境。

  “發展高端農業,最看重的就是空氣和水,雲南、貴州、四川都在我們的選擇範圍裏,是貴州省的積極態度促成了合作。”談及為何選擇了貴州凱里,雲谷田園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搖説:“在空氣和水都良好的情況下,凱里良好的旅遊基礎是這個集臺灣觀光農業、農業文化休閒和鄉村旅遊度假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的觀光園的最佳選擇。”

  已完工的一期工程包含蔬菜大棚、生態觀景餐廳和現代農業展示中心。餐廳以公園院落為佈局,大量植物在其中,每個餐桌都有獨有的風景。餐廳正逐步實現農場直達餐桌,貴州當地的廚師團隊和臺灣聘請的團隊,保證了餐廳裏既有凱里民族特色風味,也能吃到地道臺灣美食。

  凱里市主管農業的副市長劉仁翔認為,這個農業觀光園給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凱里帶來了新元素,包括培育技術、生物肥料、管理經驗、行銷理念,都注入了新活力。

  7月,大棚裏的黃瓜、小番茄、香瓜正好,7名從臺灣來的生物肥料技術專家在各個大棚裏做技術指導,大棚裏看似普通尼龍繩的挂網也來自臺灣,可連續使用十年以上。正在給小番茄修枝的苗族婦女停必秀看著記者説:“你隨手摘紅了的番茄吃,安全,放心。”由臺灣引進的品種,以及採用臺灣來的有機肥料、生態農藥等成長的果蔬,是這裡果蔬品質的保證。

  “葉類蔬菜技術成熟,可以直接種植,水果都是試驗成功後進行。整個農業觀光園的大棚都是試驗基地,我們希望可以在凱里推廣臺灣蔬菜、瓜果的種植方法。”林搖説:“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可以轉變當地傳統的農業觀念,將農業作為産業,使農民擁有職業化的工作觀念和工作態度。當地農民在這裡學好技術以後,可以成為我的合夥人,在凱里推廣臺灣農業技術。”

  由於臺灣企業入駐園區開展建設的時間較短和産業發展週期因素,目前有3家臺灣企業産生了經濟效益。林搖預計開園以後,通過一期工程可實現年産值1億元左右。

  在貴州的養花種菜的臺企目前已示範帶動農戶1萬餘人,聘用當地農民1829人,聘用農民每人平均增加收入6553元。(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