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四地大學生河北唐山玩味“皮影”文化

2014年07月17日 08: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來自臺灣、香港、澳門的32名大學生16日聚集河北唐山,參加在此間舉辦的兩岸四地大學生交流營。當地官方拿出民間藝術“驢皮影”來“款待”遠方的親人,優美的旋律和獨特的唱腔令這些青年學子如醉如癡。

  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岑子瑩對這種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的民間戲劇情有獨鍾。表演時,她偷偷地和藝人們站在白色幕布後面,饒有興致地模倣他們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她説她喜歡這種“鄉土氣息分外濃厚的藝術”。

  欣賞著皮影經典曲目《龜與鶴》的唱腔旋律,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大學生張天熠陶醉了。“很早就知道有這麼好的皮影藝術,今天得以親手把玩很開心!”張天熠介紹,這次來唐山不但見到了老人常説的真正的驢皮影人,自己還嘗試著與專業民間藝人學著操作影人,很過癮。

  中華僑聯總會總幹事仇建民表示,香港、澳門歷經百年滄桑,最終回歸祖國,社會繁榮穩定,經濟持續發展。通過這次活動,大家對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所形成的悠久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兩岸四地青年應珍惜自己體內涌動的中華血脈,增強休戚與共的中華民族認同,更加自覺地維護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

  河北省僑聯主席包東表示,這次組織港澳臺青年學子來到唐山,讓他們了解中國現代工業搖籃的歷史進程,了解感天動地、自強不息的偉大抗震精神,凝聚弘揚中華文化的共識,加深對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唐山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白雲水 武海濤)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