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青藏高原上的臺灣養蝦人

2014年07月11日 08:2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青海省共和縣以濃郁的藏族風情、蒼茫的高原風光和壯美的青海湖、龍羊峽景區,遠近聞名。由於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養殖業是當地的支柱産業。有趣的是,除了傳統的牛羊畜牧,這裡養殖的居然還有“海鮮”——澳洲小龍蝦。

   創造這一奇跡的人是來自臺北的陳茂麟,現年50歲的他到青海之前,從事水産養殖業已近25年,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即進入大陸市場投資興業。

   就是這位“大陸通”,在2012年秋天第一次來到海拔3000多米的共和縣,見到長年保持20至40攝氏度的高原溫泉,驚喜非常。“獨特的地熱資源,淳樸民風和遼闊風光,讓我想要留下來,嘗試高原水産養殖。”陳茂麟説。

   説做就做!陳茂麟選中麻尼磨臺村的曲溝溫泉,開始試驗養殖澳洲小龍蝦。起先還擔心這個主要分佈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物種,會不適應高海拔地理氣候,沒想到青藏高原天然富含礦物質的地下溫泉水,反而非常有利於小龍蝦生長。

   有了試驗養殖的成功經驗,2013年底,陳茂麟決定放手一搏,引進10萬尾小龍蝦苗,正式啟動高原龍蝦養殖事業。“每天我都像孩子一樣照顧著這些小蝦苗,晚上起好幾次夜看看它們是否安好。”陳茂麟説,精心照料著“來自南國的小生命”,陪伴它們一天天適應高原氣候。生活裏多了希冀,日子過得特別快。

   天有不測風雲。2014年1月,陳茂麟的項目遭遇了一次滅頂之災。當地氣溫下降至零下20多度,就在他和員工將龍蝦養殖池水放空準備清洗時,當地供電所突然停電。雪上加霜的是,備用的小型發電機也出現故障。習慣生活在25至29度環境裏的小龍蝦驟逢極冷溫度,一天內死亡過半,讓陳茂麟損失了40多萬元。

   “那一刻,我的心碎了,創業的激情被高原的低溫所冷卻。”他説。但憑著“愛拼才會贏”的個性,他並未退縮。這次意外之後,陳茂麟做了更充分的防範準備。發電機、水質分析盒、氧氣泵、水溫表……很快一應俱全,小龍蝦也在週密的保護下從米粒大小長成巴掌大。

   現在,陳茂麟擁有800多平方米的專業龍蝦養殖車間。龍蝦出塘價約為每斤80元,春節前後上浮至120元左右,而養殖成本約為10元。“今年秋季,我的第一批高原澳洲龍蝦將全面打向內地市場,”他躊躇滿志地説,“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實現全年無季節選擇性供應,與市場無縫對接。”

   一年多來,陳茂麟越來越喜歡這片廣袤聖潔的高原。青稞酒、酥油茶,逐漸取代咖啡紅茶成為日常飲品。畢業于臺灣藝術大學攝影專業的他,還重拾起心愛的相機,閒暇時帶著藏獒,四處走走、拍拍照片。總是一身時尚T恤、牛仔褲、運動鞋,戴著棒球帽,讓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了許多。

   唯一的苦悶就是鄉愁。陳茂麟説,很思念“留守”臺灣的妻兒,還有遠赴加拿大留學的長女。“想他們的時候,我就會去標注著‘臺灣小吃’字樣的餐廳,嘗嘗家鄉的味道,聊以安慰。”

   談及事業前景,陳茂麟信心滿滿。他計劃增建15個專業工廠化養殖車間,併為當地農牧民提供種蝦苗與龍蝦養殖技術,回收後統一銷售,幫助他們發家致富。他還想利用曲溝的地熱資源,發展現代化休閒漁業養殖示範區,形成“龍蝦養殖一條溝”。

   “我喜歡青海,這裡有我的創業夢,高原生活也讓我變得平和、隨緣。我相信,青海會是我的福地!”陳茂麟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范斯騰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范斯騰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