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百名臺商參加蘭洽會 甘肅官員“三薦”隴原尋求合作

2014年07月08日 08: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7日,“百名臺商隴上行甘肅經濟發展推介會”在蘭州舉行。甘肅官員向臺商從資源、政策、後發優勢三個方面“力薦”甘肅,尋求隴臺經濟合作。

  據悉,“百名臺商隴上行”活動是由國務院臺辦經濟局、甘肅省臺辦、甘肅省商務廳、甘肅省經合局聯合主辦的。該活動也是第二十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的主要活動之一。該參訪團成員來自臺灣臺南市各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聯合會、中華金屬工商協進會、高雄市菁英飛雁創業育成協會、中華工商文化經貿促進協會、南臺灣文化暨經濟産業聯盟協會五個臺灣工商團體。

  推介會上,甘肅省經濟合作局副局長趙濱冬發言稱,“臺灣企業傢具有巨大的創造力和商業智慧,其勤奮務實、敢為人先、恪守承若、抱團發展、積極創新的創業精神和經驗,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和榜樣,臺商決戰商海、運籌帷幄,受到了海內外民眾的廣泛關注”。

  趙濱冬説,臺灣也是甘肅引進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4年6月底,甘肅省已批准設立臺灣投資企業共223家,投資總額21034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額12870萬美元。臺灣在甘肅投資主要涉及食品加工、飲料、閥門製造、農副産品的加工和銷售、生物製品、種子、包裝紙盒、培訓服務等行業。

  趙濱冬推介甘肅説,第一,甘肅優勢獨特,是該省加快發展的基礎條件。甘肅區位優勢明顯,位於中國地理中心,具有承東啟西、南拓北展的區位優勢,是內地通往中亞、西亞重要的能源、物流通道;物産資源富集,甘肅礦産資源豐富,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産有111種,其中鎳、鉑等礦産居全國第一位,有29種儲量居全國前5位;地貌氣候多樣,文化積澱厚重。

  第二,政策優勢疊加,是甘肅省轉型跨越的最大歷史機遇。趙濱冬説,自2012年以來,國家先後在甘肅批復實施了蘭州新區、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等三大戰略。其中,蘭州新區是中國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發展潛力巨大。

  趙濱冬説,第三,甘肅後發優勢凸顯,是投資商取得豐厚回報的有力保障。土地方面,甘肅幅員遼闊,每人平均佔有土地量居全國第五位,未利用土地佔總面積的38%,土地綜合地價與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相比較為優惠;生態要素方面,豐富的資源儲量使得甘肅省的水、電、煤、油、天然氣價格一直保持較低價位;人力資源方面,作為中國傳統老工業基地的甘肅擁有一大批業務精通、技術熟練的專業人員和産業工人。

  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冉萬祥説,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步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甘肅與臺灣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斷擴大和深入。隴臺在經貿、文化、民族、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特別是各行各業的臺商將目光放在了甘肅這片開發的熱土上,越來越多的臺商來甘肅進行考察和項目洽談。

  冉萬祥説,臺灣企業有著先進的技術和優良的管理模式,甘肅省有著豐富的資源和區位優勢,隴臺合作領域廣泛,加強隴臺經貿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臺灣同胞來甘肅投資興業,不僅能夠促進臺灣與甘肅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實現經濟上的互利雙贏,而且能夠增進臺灣同胞和甘肅民眾的相互了解。

  臺商王齡嬌用“五彩繽紛”形容甘肅張掖,她説,東出西移是臺商將來的選擇,新絲路將成為投資的熱土,要抓住這份機遇,隴臺企業的優勢互補很重要,它是實現雙贏的條件。

  中華金屬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陳麒鈞建言,在畜牧業和農業領域,臺企要幫助當地企業進行技術改良升級,採用超鮮速凍技術,將味美純正的牛羊肉、蔬菜水果遠銷至海內外。

  此行是甘肅首次大規模邀請臺商前來甘肅考察。甘肅省臺辦主任趙少智説,隨著社會經濟轉型發展,臺商需要繼續尋找新的市場;國家對甘肅的政策支援,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建設,讓甘肅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也需要兩岸企業共同合作,彼此發展。(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范斯騰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范斯騰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