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百名臺商隴上行敦煌啟幕 踏訪絲綢之路“探商機”

2014年07月03日 08:4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百名臺商隴上行敦煌啟幕 踏訪絲綢之路“探商機”

  7月2日,來自臺灣臺南市各商業同業公會、中華金屬工商協進會、中華工商文化經貿促進協會等98位臺商在甘肅酒泉敦煌參加了酒泉市經濟發展推介會。

  會後,臺灣宏寶文化事業集團總裁吳金寶稱,“甘肅像極了包裹著頭巾的阿拉伯女人,掀開一看有一種驚艷的感覺,原來甘肅的資源這麼豐富,潛藏著眾多商機”。

  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是甘肅省面積最大的城市。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敦煌隸屬於甘肅酒泉市,它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

  當日,由甘肅省臺灣事務辦公室承辦組織的“百名臺商隴上行”參訪團活動也于同時在敦煌啟幕,涉及電子科技、醫療保健、機械製造、金屬加工等各行業的臺灣企業代表將重新踏訪甘肅境內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為期6天的行程裏,臺商將參觀酒泉風力發電廠、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蘭州新區等地,探尋商機。

  到訪甘肅已達10多次的王齡嬌,是中華工商文化經貿促進協會理事長,此行也是她第三次來到敦煌。她説,“文化方面,3000年看北京,5000年看西安,8000年看甘肅,敦煌莫高窟記錄著我們共同的文化歷史,讓我們彼此更加寬容和接納;而酒泉現今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裡有著豐富的礦産資源、光照條件、便利的交通,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塊投資的熱土”。

  王齡嬌也是臺利康有限公司董事長,“環保科技農業”成為她關注的焦點。2013年,王齡嬌與甘肅天水一家企業合作“可降解地膜”的開發和利用;此行,她將洽談與其合作“廢地膜回收煉油”項目。她説,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企業向大陸西部轉移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希望臺灣企業能將自己的科技優勢和甘肅的資源優勢充分結合,促進彼此的發展。

  “古絲綢之路的重新崛起”也成為中華金屬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陳麒鈞“相中”甘肅的要素之一。陳麒鈞説,古代民眾從絲綢之路開始經商貿易,他們通過這條最原始的交通要道與中亞、歐洲相聯繫;而現今,絲綢之路有著比以前更好的區位優勢,鐵路、航空、公路等交通便利,臺商可利用當地豐富廉價的資源,將市場拓展至中亞。

  同時,甘肅儲量豐富的礦産資源受到陳麒鈞的青睞,此行他還將帶領企業前往被稱為“中國鎳都”的甘肅金昌,進行考察。

  甘肅省臺辦主任趙少智説,此行也是甘肅首次大規模邀請臺商前來甘肅考察。隨著社會經濟轉型發展,臺商需要繼續尋找新的市場;同時,國家對甘肅的政策支援,絲綢之路甘肅黃金段的打造,甘肅將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也需要兩岸企業共同合作,彼此發展。

  據悉,此前,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表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擴大向西開放,甘肅要按照“東引西出”的思路,把包括臺灣在內的東部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引進來,在甘肅建立以出口為導向的産業基地,以此為依託不斷開拓中西亞市場。

  甘肅省臺辦介紹,甘肅還將建立隴臺經貿合作長效機制,制定支援臺資企業發展的意見,在蘭州新區打造設立臺灣工業園區,在甘肅天水建立臺灣農民創業園,加強臺商投資權益保護,積極為臺資企業提供政策、法律、資訊等諮詢服務工作,進一步營造吸引臺商投資的良好政策環境。(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