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商在天津:原是異鄉,已成故鄉

2014年07月02日 08:45: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我在天津生活已經24年了,最開始的時候這裡是異鄉,如今變成家鄉了。”在位於天津市武清區開工臺鄉的公司裏,羅文德愜意地坐在寬大明亮的辦公室裏,品著茶,細説從臺灣到大陸的創業史。

  羅文德,天津百里富工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最早來到天津投資創業的臺商之一。早年的羅文德在臺灣經營鑄造業,80年代末,企業在臺灣的發展遭遇勞工荒,於是他把目光轉向正在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

  “我所從事的鑄造業所需要的原料集中在內蒙、山西、河北等北方各省,後來就看中了天津,因為這裡既有港口,也有需要的勞動力、人才。”羅文德告訴記者,當他第一次踏上天津,就被這座有著異國風情、具有深厚人文氣息的城市所吸引。1990年,他在天津興辦了工廠。

  “這一辦廠,就是20多年。”羅文德感慨地説,“人生能有幾個20年?”

  他回憶,剛到天津創業時有很多不適應,南北區域文化、氣候差異等,“睡都睡不好。”但是,因兩岸同根同種同源,文化語言相通,溝通比較順暢,加之中國大陸對臺資企業發展採取各種扶持政策,企業發展比較順利。

  站在辦公室的大展廳裏,羅文德驕傲地向記者展示自己公司的産品,一件件家庭用品都設計得猶如藝術品:“都是出口掙外匯的。”

  20年來,羅文德始終堅持“信譽第一!絕不讓客戶失望”的辦廠宗旨,公司産品遠銷海外多個國家。更讓羅文德引以自豪的是,他的企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1996年,開工臺鄉還非常地落後,都是農田,連路都沒有。”羅文德笑言,當時鄉鎮的主要領導多次赴羅文德在天津西青區的廠區,邀請他在武清區開工臺鄉設廠,建“開工臺工業園區”,如今,這裡已成為武清汽車零件産業園,一派蓬勃景象。

  憑藉在天津的資歷和威望,羅文德被臺商們推舉為天津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的監事長,協助招商引資,幫助臺商在津發展,為兩岸經貿、文化的深入交流合作做貢獻。

  “天津是個好地方,這不是我個人這麼説,很多臺商都認為天津比較安定、平穩。”羅文德説,在津居住二十多年,他已經習慣了大陸的氣候,回到臺灣反而覺得有點潮濕了。“我已經融入到這裡了,如果説我有兩個家,一個在臺灣,一個在天津。”(張道正)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