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張志軍首次訪台 臺民眾反應積極

2014年06月26日 10:3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孫立極(北京):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6月25日赴臺,進行為期4天3夜的訪問。這是大陸涉臺機構負責人首次訪台。

  吳亞明(臺北):在臺期間,張志軍將參訪新北、臺中、高雄和彰化。除與臺灣大陸委員會(簡稱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舉行第二次正式會面,與新北市長朱立倫、臺中市長胡志強及高雄市長陳菊等會面外,還將與臺灣鄉里長、少數民族、中小企業者、農漁民、青年學生及在臺大陸配偶等基層民眾互動交流。

  孫立極:眾多媒體可能最關注的是張志軍與王郁琦,及朱立倫、胡志強、陳菊等人的會面,實際上,張志軍的行程同樣資訊豐富。今年2月王郁琦訪問大陸後,外界都在猜測張志軍何時回訪。3月,臺灣發生反服貿風波。5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時,明確強調要深入了解臺灣基層民眾的現實需求,照顧弱勢群體,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受益面;以及多想些辦法、多創造些條件,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張志軍此行無疑是一次了解臺灣基層民意的具體實踐。

  吳亞明:對張志軍的來訪,臺灣民眾的態度是支援的。據臺灣媒體報道,最新民調顯示,51%的受訪者認為來者是客,應該待之以禮表示歡迎,35%的臺灣民眾樂觀其成,贊同其訪台。

  孫立極:當然,更值得觀察的還有以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的態度。張志軍的首訪,很容易讓人聯想起2008年12月時任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第一次訪問臺灣。那次訪問,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簽署了包括兩岸直航在內的重要協議,但因為民進黨的挑撥,陳雲林所行處處受阻。

  吳亞明:歷史想必不會重演。兩岸關係經過5年多的快速發展,早已今非昔比。民進黨發言人徐佳青近日也明確指出,對張志軍來訪“樂觀其成,民進黨會以‘來者是客’態度,友善互動交流。”陳菊也透露,民進黨中央黨部鼓勵她與張志軍見面。

  孫立極:這個反應並不意外。蔡英文接任黨主席後,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已經表現出些微變化。在民進黨最近召開的一次黨內會議上,當地媒體已經嗅出民進黨的微調——趨向於反對國民黨,不反對兩岸交流的立場。不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能否調整,還要看蔡英文是否有足以推動改革的力量,還要看蔡英文乃至民進黨有沒有調整兩岸政策的壓力。

  吳亞明:蔡英文在黨內已經展開佈局。民進黨將在7月20日舉行黨代會,改選中常委、中執委及中評委。民進黨現有10位票選中常委中,其中新潮流係佔3席,兩位前主席所率的系統——謝長廷係、遊錫堃係各佔2席,沒有屬於蔡英文系統的。此次,蔡英文係有意搶攻2席中常委。如果蔡係如願以償,在民進黨權力高層即可與謝係、遊係分庭抗禮,蔡英文的地位將更鞏固。

  孫立極:年底“九合一”選舉也是重要的風向標。民進黨成績如何,是決定他們是老調重彈還是痛定思痛的關鍵。

  吳亞明:的確如此。上周民進黨確定以不提名方式,支援非黨籍的臺大醫師柯文哲參選臺北市長。這是通過對黨籍候選人姚文智與柯文哲分別與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做比對民調後做出的決定。從民進黨公佈的結果看,在公認藍營支援者佔多數的臺北市,姚、柯兩人的支援率都超過連勝文,柯文哲超出幅度更大。民進黨放棄提出自己的候選人,反而支援沒有任何政治資歷的素人參選,為擊敗國民黨不計毀譽,多少透露出他們對“九合一”選舉的全力以赴。

  孫立極:不過,所有選舉都只是臺灣島內的茶壺風暴。兩岸政策仍是民進黨不可回避的問題,兩岸關係的發展也非任何人一意孤行所能左右,這就是張志軍臺灣行與陳雲林待遇完全不同的原因所在。(記者 孫立極、吳亞明)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