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一家人”密切共同命運紐帶

2014年06月21日 08: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六屆海峽論壇20日在福建落幕。回望過去一週裏兩岸同胞歡舞樂聚、“坐而論道”乃至攜手合作,“兩岸一家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進一步密切兩岸共同命運紐帶。

  本屆論壇由兩岸73家單位和團體共同舉辦,其中臺灣37家、大陸36家,涵蓋農、漁、工、商、教科文衛體以及婦女、青年、民族、宗教等30多個界別。上萬名臺胞跨海而來,匯聚在海峽論壇,共敘鄉情,共商合作,共謀福祉,共創雙贏。 

  一家人,説一家話,道出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

  “我們都要從一家人的角度出發,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尊重,多一點體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論壇大會上致辭時説,解決兩岸之間存在的分歧和問題,需要我們雙方共同努力,以大局為重,以善意相待,以親情相融,不斷消除隔閡、化解心結。

  也是在論壇大會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表示,希望借由真誠的對話和交流,共同為兩岸關係注入新的動能。但願經由論壇的成功交流,讓我們之間更無距離。

  一家人,同一血脈,連結兩岸同胞的根和魂。

  媽祖文化活動周,臺灣400多家媽祖宮廟偕萬餘臺胞赴湄洲謁祖進香;兩岸民間宮廟敘緣交流會上,兩岸230多家宮廟一起敘法緣、話和諧、促交流;兩岸同名村交流活動,300多名臺灣鄉親前來探親謁祖、印證血緣。無論文化、經貿交流,還是基層互動,海峽論壇的一系列活動演繹了海峽兩岸的同根同源。

  已是參加海峽論壇六屆“元老”的雲林縣議會議長蘇金煌説,兩岸四地的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都愛中華文化,都是龍的傳人,理當互諒、互助、攜手並進。

  水有源,樹有根。臺灣同胞難以忘記,當年許多臺灣先民從福建出發,一葉扁舟,曆盡艱險,渡過“黑水溝”,到寶島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以至於今天兩岸民眾共同拜的是媽祖、陳靖姑,聽的是南音、歌仔戲,吃的是五香卷、蛤仔煎。

  一家人,圓一個夢,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繼上屆海峽論壇“聚焦親情、共圓夢想”之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繼續在本屆海峽論壇升騰。

  圍繞“中國夢中華情”主題兩岸四地近千名青年代表相聚海峽青年論壇。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創辦人李鐘桂用“逐夢、追夢、圓夢”六個字,表達了兩岸青年的共同期待。

  兩岸一家親,未來在青年,歷史時代需要青年當好兩岸交流的生力軍,貼近青少年成為本屆海峽論壇的一大特點。論壇大會上,俞正聲、洪秀柱、張志軍等兩岸嘉賓都不約而同寄語青年,共同開創兩岸未來的燦爛光景。

  本屆海峽論壇上,“共同家園論壇”突出關注平潭自由港建設及其與臺灣的合作互動,助推建設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海峽金融論壇突出兩岸金融業的深度合作與發展;首屆海峽茶會以“茶脈傳承、香飄兩岸”為主題,進一步實現資源共用、茶源共用,促進兩岸茶産業共同發展;東山、金門、澎湖三島論壇,意在共建海峽三島生態、同建美麗鄉村、促進共同繁榮發展。

  誠如斯,兩岸同胞手牽著手、肩並著肩、心連著心,“團結起來,相親相愛”,“兩岸一家人”就能達致命運共同、利益共同,兩岸關係就能行穩致遠,“中國夢”就能早日照進現實。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