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黃埔軍人柏務林:民富國強是兩岸黃埔軍人的共同願景

2014年05月22日 10:26: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柏務林老人 攝影:翁辰
  

  為紀念黃埔軍校建校90週年,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的系列報道活動“黃埔魂民族心兩岸情”,相繼走訪廣東、江西、江蘇、上海、安徽、河南、甘肅、四川、雲南、廣西、湖南和湖北共12個省市自治區,探訪散落在祖國各地的黃埔校友。日前,報道組來到湖北武漢,尋訪黃埔老校友。

  在湖北,記者組一行在湖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辦公室主任沈建華的帶領下,來到武漢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湖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柏務林老人家中。柏務林畢業于黃埔軍校18期,現為湖北省民革成員,曾參加過抗日戰爭的多起戰役。

  柏老在採訪中首先回憶起自己的入校經歷,“1941年初,我在重慶就讀于黃炎培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土木工程科高一班,該校離市區遠,學校師生們都埋頭于教和學,生活也較清苦樸素。每每看到日軍飛機從我們頭上飛去轟炸重慶、聽到重慶市內響起猛烈爆炸聲,大火燃燒火光映紅半邊江天的時候,我就悲痛萬分,在那時我就決心投筆從戎,參軍殺敵。於是,當年暑假我回到了重慶,適逢中央軍校十八期招生,我報名投考,很幸運被錄取了。”柏老回憶説,二年多的軍校生活結束後,他的同學大部分奔赴滇緬戰場,而他則留校任教。“遠征軍的戰役非常的艱苦,我的許多同學都犧牲在戰場上。我留校擔任二十一期通訊隊隊長,我又把學習到的黃埔知識傳了下去,軍校就是這樣一期一期的辦下去。”

  柏務林老人告訴記者,在經歷過戰火之後,他的許多黃埔同學都去了臺灣,這一去就幾十年沒有音訊,“87年之後,兩岸之間恢復了交流,我和臺灣那邊的同學取得了聯繫,我們又恢復了往來。”柏老説,目前在臺灣的18期同學有100多位,而與他同在黃埔18期通信隊的就有5、6位,其中有不少人在臺灣擔任了高層職務。“從87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臺灣的同學回到大陸來,我就見過不少位同學,這其中就有與我同一隊的楊平普(音)等。”

  “幾十年不見的老同學,一見面就激動的回憶起當年的軍校生活,之後還會聊到目前的生活狀況。”柏老説,在同學聚會中大家感慨頗多,最深的感受就是兩岸間的隔閡在慢慢被打破,通過多次的同學聚會兩岸黃埔軍人從陌生到熟悉,“每一次有臺灣黃埔軍人回到武漢,我們總是在漢陽開茶話會,通過不斷的溝通交流,大家之間的距離漸漸拉近。”

  今年適逢黃埔軍校建校90週年,柏務林老人在談及此話題時深情的説,“我想,不管是在臺灣還是在大陸的黃埔軍人,當年參軍入校都是為了百姓,為了國家,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民富國強。當年黃埔軍校門口的‘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陞官發財請走別路”的對聯對我們影響極大。而今,我們更應該用我們之間的共識增進兩岸黃埔軍人的情感,拉近兩岸的聯繫。”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海峽之聲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