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馬曉光:服貿協議的通過將是臺灣中小企業的福音

2014年05月14日 11: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14日北京消息 國臺辦今(14)天上午10點舉行例行發佈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談及服貿協議,馬曉光表示,既然臺灣的大多數民眾贊成兩岸經濟合作,既然大家認為對外開放、自由貿易也是臺灣經濟發展必須要走的一條路,那麼大家就認認真真的潛下心來,好好看一看服貿協議內容,它的通過將是臺灣中小企業的福音。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上周訪問北京的時候提到兩岸服貿協議,多數民眾反對的不是自由貿易,而是反對溝通不足,宋楚瑜也説到他有五個博士的學位,都不太能夠理解其中的條文內容,習總書記也提到未來會加強跟臺灣各個階層的溝通,發言人是不是可以進一步跟我們説明,如何與臺灣各階層進行溝通。

  馬曉光回答説,如何加強跟臺灣各階層的溝通,我們在實踐中會努力落實,大家可以拭目以待。他強調,在兩岸交流問題上,我們的政策大家知道,特別是對於臺灣基層民眾的交流,我們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藍綠,我們都願意廣泛地接觸。而且剛才我講到,我們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這些年來,在來大陸參訪的臺灣民眾的團組比例中,基層民眾、中南部民眾佔了很大的比例。不過很可惜,這不是各家媒體追逐的熱點,我也非常歡迎、期盼各位記者以後多報道、多反映兩岸基層民眾接觸交流的情況。這是第一條。

  馬曉光説,關於宋楚瑜主席在北京各個場次的活動,大陸的新聞媒體都做了充分報道,大家可以參閱。至於宋主席回到臺灣以後的一些講法,因為我們沒有看到第一手材料,我們判別不清哪些是他本人的原話,哪些是媒體的評論,所以我們不便評論。

  話鋒一轉,馬曉光談到服貿協議問題。他説,撇開特定的話題,我還是想真誠的通過各位記者告訴兩岸民眾,兩岸服貿協議從內容上看,確實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好協議,而且是一個最大程度地照顧了兩岸中小企業服務業者的協議。因為在大陸推出的80多項措施中,更多的是對臺灣中小企業有利的。

  馬曉光舉例説,我們開放了臺灣的工程設計,我想,臺灣的工程設計企業可能不全是大企業。我們開放了臺灣的旅行社從事大陸境內旅遊,我想,臺灣的旅行社也不都是大企業。我們在福建開放了臺灣企業可以獨資從事電子商務活動,我想,臺灣的電子商務網站也不全是大企業。更何況對那些印刷業、美容美發業來説,由於大陸市場的開放和提供的機遇,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完全可以擺脫島內激烈競爭的狀態來大陸尋求發展。實際上,大家知道的一些臺資企業,像康師傅、旺旺,在當年來大陸投資之前也是不知名的中小企業,他們的發展壯大是充分利用了大陸市場提供的機會。因為我以前參與談判,了解一些情況,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説,兩岸服貿協議從內容上看,是真心實意為臺灣中小企業謀福祉的好協議。

  馬曉光同時表示,我也坦率的講,互利雙贏不等於對等開放。因為兩岸是兄弟,所以在大陸資本進入臺灣方面,我們做了最大的克制。大家知道,從2005年陸資開放入臺以來,據我們統計,陸資在臺灣投資區區10億美元,據臺灣方面統計,區區8億多美元,這能給臺灣的服務業和中小企業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呢?顯然沒有。大陸的餐飲業、廚具業已經落地臺灣了,你們聽説過他們給臺灣的同行造成了哪些競爭困擾嗎?將來服貿協議如果生效,大陸資金去臺灣,坦率的説也是“戴著鐐銬跳舞”,所以不會對臺灣的同行産生排擠效應。

  馬曉光最後説,既然臺灣的大多數民眾贊成兩岸經濟合作,既然大家認為對外開放、自由貿易也是臺灣經濟發展必須要走的一條路,那麼大家就認認真真的潛下心來,好好看一看服貿協議內容,它的通過將是臺灣中小企業的福音。(台灣網 高旭)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