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中華好詩詞》臺灣製作人:差異撞出火花

2014年05月05日 15:57: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華好詩詞》臺灣製作人:差異撞出火花

  在近期五花八門的綜藝真人秀風潮中,《中華好詩詞》可算“另類”。選手在臺上背誦詩詞歌賦固然風雅,但目標受眾註定少於各種“好聲音”、“達人秀”。不過,對臺灣製作人陳宥穎來説,這個節目卻是她與同道心血的結晶。在她看來,將創意與文化結合,亦是華語綜藝節目的未來方向。利落的短髮、中性的打扮,行事低調的陳宥穎,代表了臺灣電視綜藝製作圈裏,那些永不守舊、勇於“登陸”的幕後精英。

  差異撞出火花 做兩岸文化節目成心願

  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來大陸之前,您在臺灣主要從事哪些節目的製作?

  陳宥穎(以下簡稱“陳”):我做(綜藝)節目製作二十多年了。最初做的是《歡樂一百點》的編劇助理,三個月後第一次在片尾字幕看到自己的名字,激動得簡直想哭。後來也當過《綜藝大哥大》的執行製作人,還是以大型綜藝為主,到現在做過近20個(綜藝節目)了吧。

  記:您在圈內已很資深,是什麼原因讓您下決心到大陸發展?

  陳:最早是受朋友邀請,來大陸做旅遊節目。我想大陸經濟起飛,大家的錢包都飽了,都會想到外面去看看。結果沒想到做了這個旅遊節目之後,就不斷有工作找到府來,也就留在大陸發展了。其實,做一檔兩岸旅遊文化相關的節目,一直是我的心願。

  記: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

  陳:文化差異是很有趣的。以前《綜藝大哥大》裏有個環節叫“臺語(閩南語)教室”,當時有位大陸嘉賓夏祎,突然問閩南語的“吃飯”為什麼是“駕崩”(閩南語“吃飯”的諧音),引發全場爆笑。這個例子,説明差異有的時候能成為節目的火花。通過這類型的節目可以再現很多東西,讓觀眾了解兩岸不同的個性,展示更多屬於彼此的美的東西。

  影響力超越收視率 做《中華好詩詞》不為造星

  記:那《中華好詩詞》這個節目,就是您長久以來想做的那種節目嗎?

  陳:這個創意最早的提出者並不是我。當時河北電視臺想做歌曲節目,臺灣製作人趙瑋提出歌詞主題。但大陸北方綜藝比起南方弱勢,恰好近兩年北方綜藝文化風正盛,於是趙哥把歌詞變詩詞。有了創意,如何執行很重要,我的團隊加入,再加上製片人楊寶昆先生,讓這個概念變得完整。

  記:主打古典詩詞的綜藝,製作的難點在哪?

  陳:傳統文化是一種藝術,很美、很高大上,容易讓人難以親近。所以節目節奏的快慢、題目的難易,都有過分歧。難易度的界定,我們找了素人做調查,將詩詞分成了ABCD檔。選手的挑選,他們的故事就需要挖掘。

  記:守關的嘉賓選擇了藝人、明星,是否也有特別考慮?

  陳:守關的嘉賓,一開始想過選擇學者。但是學者有他們的“包袱”,並不願意答錯了就掉坑裏。反倒是藝人比較放得開,知名度也有利於推廣傳統文化。這跟很多戒煙大使選擇藝人,道理是一樣的。

  記:目前大陸大製作的綜藝節目很多,最終的結果多也是為了造星。《中華好詩詞》所積累的人氣和影響力,最終要如何收割?

  陳:我覺得這個節目的影響力,遠遠要大於它的收視率;它所收穫的關注,也不僅僅是對某個選手的欣賞,而是文化與娛樂相結合的形態。這樣的才藝節目,星很難被造出來,我們只是純粹地想要一個原創的結果。讓大家重新領略詩詞的美,這是我們的追求。

  在模倣中學習 大陸綜藝製作水準提升

  記:像您這樣的臺灣製作人或者幕後人才,是否越來越多西進大陸?

  陳:優秀的人才總有他的去處。臺灣在努力留才,所以有些人才的確難挪動。但總體來看來大陸的越來越多。

  記:大陸綜藝這幾年快速崛起,且多為購買國外節目版權的大製作,從行業發展角度,您如何評價這種趨勢?

  陳:我覺得這很好。現在購買國外節目,他們會直接派人來手把手教學。有哪些步驟、怎麼執行、哪些不能做,都很嚴格。有人説總模倣不好,但模倣是最基本的,你連模倣都做不來,談何創作?對一個節目來説,執行力相當重要。在學習訓練過程中,製作團隊水準得到提升,很快就能舉一反三。

  記:未來有影響力的華語綜藝節目,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

  陳:我想還是創意為王。大陸這幾年,嬉笑怒罵的節目,大家已經看太多了,所以我想,創意結合文化,説不定未來能擁有舞臺。(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 燕子/文)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東南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