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第十五屆菜博會開幕 林中森推介“臺灣館”

2014年04月21日 08: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十五屆菜博會開幕林中森推介“臺灣館”

  第十五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20日在山東壽光開幕。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率團參加本屆菜博會時表示,兩岸的交流合作可以説進入到最佳時期,希望未來兩岸不僅農業交流合作加強,也能在經貿方面共建産業標準,共創世界品牌。

  林中森説,從2008年兩岸恢復協商以來,兩岸已經舉行了14個會談,簽署了21項協議。兩岸的農業交流合作有非常好的成果。尤其在濰坊壽光,不管是有機無土的農業,新品種的移植,新技術的推廣,兩岸都有非常好的合作成果。我們希望未來不僅是農業的交流合作加強,兩岸也能在經貿方面共建産業標準,共創世界品牌,讓兩岸交流合作成果能夠讓全球刮目相看。

  林中森特別推薦了第十五屆菜博會首設的“臺灣館”。他説:“今天的菜博會,有個臺灣館。我們把臺灣有特色的産品都做了展示。我們有臺灣特色的一個産品,樹葡萄。葡萄長在樹上,但它非常有營養價值,非常精緻,有非常好的品味。還有臺灣牛樟芝,臺灣的休閒觀光農業,希望大家多參觀,多指教。”

  第十五屆菜博會的“臺灣館”設在面積7000平方米的4號展廳。整個展廳設計與觀光農業相結合,包括農業技術、菜果、花卉、養生保健、臺灣特色美食等十大類,既有“菜鄉特色”,又有“臺灣溫度”。開花人參、樹葡萄、牛樟芝、臺灣甜柿等悉數亮相。臺灣館門口擺放的臺灣黃金西瓜盆景吸引了大批前來參觀的遊客,樹葡萄展館老闆對觀眾各種各樣的提問應接不暇。

  專門從棗莊來參觀菜博會的李金國本打算帶著兒子親近大自然,認識一些植物。沒想到在臺灣館看到樹葡萄。“很特別,我們可以考慮嘗試引進,如果好吃的話應該很受歡迎。”李金國認為,加強交流才能更好了解,互通有無才能更好發展。

  韓採恩開在菜博會“臺灣館”的“臺灣鄉味情”零食小店生意不錯,幾乎每位光顧的客人都會帶走一兩種農産品加工的食物。自稱臺灣壽光新村60號“壽光商號”第三代的韓採恩介紹説,祖輩去到臺灣以家鄉為名開了“壽光商號”,但父母難忘老家幾乎年年往返,作為臺灣出生長大的老韓家第三代的她,在家庭影響下回家創業。韓採恩説:“我們這一代雖然對家鄉的記憶幾乎空白,但我們的根在這裡,我們非常願意往返臺灣和大陸,加強兩岸的溝通合作。”

  濰坊市市長劉曙光介紹説,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依託壽光蔬菜産業的良好基礎,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四屆的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吸引了海內外兩千多萬朋友到壽光參觀考察交流,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業技術交流橋梁、農業成果展示的平臺、農業文明傳播的窗口。

  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趙潤田、中國科協副主席陳章良、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理事會副主任鄒天敬、中共濰坊市委書記杜昌文共同啟動第十五屆菜博會開幕式水晶球。

  據了解,第十五屆菜博會總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室內15.6萬平方米,設12個展館(廳),共展出國內外蔬菜2000多種及壽光新研發的品種。(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