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誠品”逆勢而上要“登陸”

2014年03月20日 08:1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文創産品

  誠品一角

  老唱片專賣

  2014年3月,臺灣誠品邁入25週年。25年來,誠品由臺北仁愛路圓環的小型人文藝術書店開始,已逐步成為一家涵蓋書店、畫廊、展演、商場、餐飲的文創産業經營平臺。

  以“誠”為“品”,代表著臺灣誠品書局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其實,在電商和電子閱讀的衝擊下,一些模式、風格獨特的好書店也逐漸沒落,而誠品書店卻逆勢而上,成為臺灣文化創意産業領導品牌。繼在香港成功開設分店後,近日誠品集團在臺北宣佈,將進軍大陸市場,首站選定蘇州和上海。

  一組數字開創歷史

  誠品25年開了43家店,其中42家在臺灣。

  1989年3月,誠品第一家店在臺北敦化南路落腳開業,從此便一發不可收。在中臺灣和南臺灣相繼開了幾家店面後,1999年,誠品敦南店成為全球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開創了讀者零時差的城市閱讀生活;2012年8月,誠品香港銅鑼灣店開業,成為其在海外的首家書店;2014年1月,誠品雲林縣虎尾店的開業,完成了誠品第43家店的佈局。

  現在,誠品每年有1.5億人次造訪;會員人數已近百萬;每年舉辦5000場演講、展演等藝文活動,吸引逾500萬人次參與;誠品書店有25萬種書目、270萬冊圖書,10萬種品項、180萬個文具、影音等商品……

  誠品開創人吳清友,出生於臺南縣的一個貧窮漁村,其父吳寅卯是家族中第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吳清友從臺北工專畢業後,進入專賣飯店餐廚設備的誠建公司工作,31歲時,他接下該公司的全部股權,使之蒸蒸日上。此時,吳清友轉而全力經營誠品。

  1989年敦南店創立之初,該店以建築、藝術書籍為主。1991年吳清友擴大營業範圍,綜合書區、藝文空間與畫廊的組合,開創了臺灣書店以此經營的先河。由於誠品書店獨特的定位與經營者對理念的執著,讓愛書人眼前為之一亮,開幕後很快就在市場上樹立起廣泛的知名度,很多人更驚訝臺北竟然有如此高水準的書店。

  誠品顛覆書店概念

  現在,當你走進這家臺灣本土自創品牌的店面,與一般印象中的傳統書店已經迥然不同。

  踏進誠品敦南店大門,就可以嗅到書店內附設雅座所飄逸的濃濃咖啡香;而誠品生活松煙店的書店設在3樓,伴著書香,旁邊就是一家百年茶店;兩種香氣在空氣中奇妙結合,散發出迷人的氣息。明亮、開闊的選書空間、具有歐洲圖書館風格的書城,空間對稱而有層次,連貫中有區隔,一反傳統書店的沉悶與規格化,以沉穩、優雅、溫馨的色系,作為其裝潢特色,創造出充滿人文藝術氣質的氛圍感受,讓每個進入誠品書店的人,都會不自覺地輕聲細語、放慢腳步。

  誠品重點為讀者營造閱讀空間與閱讀心情。其書櫃面板保持15度傾斜,體貼讀者,書架上的書伸手可及,或站或坐,隨你高興。愛書者説,誠品書店讓書店不再只是購書地點,而是可以悠然流連的書香世界。

  “暢銷榜”和“推薦榜”,是誠品定期向讀者推出的固定節目。一些有點冷門的好書,即使已在書架上睡上3個月,誠品也不會把它送入倉庫,這就是誠品與傳統書店的差異,併為愛書者稱道之處。事實上,這種在誠品悉心規劃下的操作手法,讓一些冷門書往往也大爆“冷門”,銷售奇佳。吳清友就曾表示,暢銷書也許週轉率高,可以帶來很高的利潤,卻不是他的經營重點。“好書不寂寞”才是他們努力的目標。

  現在,走進誠品,創意商品、服裝百貨、手工藝品、現場DIY、各色餐飲應有盡有,已經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書店的概念。

  開枝散葉兩岸三地

  事實上,臺灣誠品在香港開設分店之前,就已經進入大陸,他們首先選擇的是蘇州工業園區。2011年5月27日,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的首家分店——誠品蘇州分店正式奠基開工,該項目預計在2014年內完工。

  據介紹,屆時,在近5萬平方米空間蘇州誠品裏,不但有誠品書店,還有商場、美食餐廳、咖啡廳以及畫廊、多功能視聽展演廳、實驗劇場、藝文空間等,未來將引進各類文化活動,舉辦講堂和戲劇演出等,並與蘇州藝術家、文化工作者建立聯繫,成為融合蘇州在地精神的城市文化新地標。

  據誠品相關人士透露,除蘇州之外,目前,誠品上海分店也已敲定,選址在浦東開發區的上海誠品,將成為大陸第二家誠品分店。

  進入3月,為慶祝25週年的到來,誠品將推出一系列活動與讀者分享,包括主題書展、閱讀會、音樂會、老電影欣賞、兩岸三地大講堂、文創設計、餐飲文化等。

  當書店裏不只賣書,還包括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等內容時,所以,它就不再是買了書付錢就走的地方,這便是誠品的迷人之處。可以預見,飄灑書香25年的誠品,將繼續散播豐富的閱讀文化,用書店攻佔人心。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