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興起“淘寶熱” 網友稱比臺灣本土領先太多

2014年01月16日 08:5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參考消息16日報道,【香港《成報》1月15日報道】春節臨近,逛內地購物網站買年貨在臺灣年輕人中悄然興起,不少年輕人通過網路跨越海峽,在淘寶、京東等內地的大型電商平臺上採購他們的“小年貨”。

  臺北市民林雲媚是淘寶網的“忠實粉絲”,最近剛在淘寶上買了四雙鞋子,其中兩雙是買給自己的新年禮物。她表示,和臺灣的網站比起來,上淘寶買東西品種多、價格便宜,一樣的鞋子,在臺灣的實體店要390元新台幣(1元新台幣約合0.21元人民幣——本報注)起跳,而淘寶的售價換算成新台幣只需要200元,便宜近一半。而且物流的速度也快,臺灣網上買東西要7天到20天,而在內地網購只要4天到7天。

  淘寶在臺灣年輕人中風行,甚至還催生了淘寶“小達人”。在內地電商“雙11”、“雙12”的促銷中,不少臺灣年輕人也和許多內地網民一樣“血拼”了一把。而且,由於現在從內地到臺灣的物流費用還比較貴,為了省郵費,不少臺灣年輕人還流行起了在內地購物網站“組團購”。

  據了解,除淘寶、天貓外,卓越亞馬遜、噹噹網和京東商城等網站也頗受臺灣年輕人青睞,他們購買的商品涵蓋衣食住行各方面,親友推薦和網路搜索是他們接觸內地購物網站的主要管道。

  一名在內地任教的臺灣籍教師表示,“淘寶熱”拉近了兩岸年輕群體的距離,臺灣青年的內地網購熱也反映出兩岸年輕人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正逐步趨近。他認為,隨著未來兩岸電子商務合作的進一步發展,針對臺灣顧客的網購環境會更完善便捷,逛淘寶買東西會成為更多臺灣年輕人的消費方式。

  在他看來,對於臺灣的年輕人來説,內地購物網站有一個天然的優勢,那就是兩岸語言相通,這使得他們在內地的網購更加方便快捷。

  據報道,早在2006年底,淘寶攜手oBuy全買網,開通了“臺灣館”,主要做臺灣代購的生意。2009年9月,由淘寶授權臺灣網勁科技開發運營的“臺灣淘1站”正式上線。憑藉豐富的種類與低廉的價格,淘寶網很快攻入臺灣電子商務市場並站穩腳跟。據臺灣媒體報道,帶動臺灣團購風氣之先的“批踢踢合購板”,其團購內容幾乎有2/3與淘寶網有關,臺灣有四分之一的網路賣家直接從淘寶網進貨,淘寶在島內網購市場簡直可用“掀起巨浪”來形容。

  探究淘寶在臺灣成功的原因,實際上與其一直以來的競爭優勢並無不同,無非是物美價廉、服務好、物流快。臺灣的熱門網路社區“mo-bile01”曾開過一個討論“淘寶購物”的熱帖,大量網友參與討論,誇讚淘寶的用戶體驗比島內原來的兩大網拍——雅虎拍賣和露天拍賣領先太多。“貨色齊全、價格低廉、付款機制安全”,“服務極好,即問即答,臺灣做不到”,“整個交易制度像是為買家設計的,很有被保護的感覺”,“用過後,我都很怕開淘寶網,不買幾萬塊停不下來”,這樣的説法比比皆是。

  淘寶網購的火熱也帶動了兩岸物流業的發展。2013年7月,據淘寶提供的資料顯示,臺灣地區買家通過淘寶購物的訂單平均每天約有7萬票。其中,約6萬票訂單是通過集運公司合併、由貨代轉机到臺灣,其餘約1萬票則是通過快遞公司運輸。

  淘寶的火爆也引起了臺灣地區政界的關注,2013年3月底到4月初,各路人物紛紛集中表態,聲稱將加強對跨岸網購所産生的現金流的管理,這可謂“淘寶衝擊波”造成的連鎖反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