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播下的是龍種 收穫的卻是跳蚤——評民進黨兩岸政策整合“共識”

2014年01月15日 08:3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民進黨大張旗鼓、讓外界原本有所期待的兩岸政策調整及整合出來的所謂“共識”,卻是原地踏步、毫無新意。前幾天出臺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以及民進黨主事者14日在紀要出臺後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的談話,依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依然跳脫不出“逢中必反”的敵對意識,依然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背道而馳,讓人大失所望,這當真應驗了德國詩人海涅的名言“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卻是跳蚤”。

  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敗後,民進黨候選人坦承兩岸政策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黨內更是一片要求務實面對大陸、調整兩岸政策的呼聲。在島內、黨內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蘇貞昌接任黨主席後,民進黨中央被迫召開9次“華山會議”、多次“中國事務委員會”會議,耗時大半年討論、“檢討”民進黨兩岸政策。

  在這當中,黨內有識之士提出了“凍結‘臺獨黨綱’”等積極主張,得到大陸方面的肯定與歡迎。但在民進黨主事者的強力主導下,這些正面、建設性的意見最終未被吸納,所謂“檢討”、“整合”不過是避重就輕,虛應故事;所謂“調整”、“轉型”不過是固步自封,抱殘守缺。

  檢視洋洋六千言的紀要,雖然宣稱民進黨兩岸政策必須“與時調整”,但卻重彈“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等“臺灣前途決議文”的老調,殊不知“臺獨”分裂立場正是民進黨與大陸不能對話、交流的癥結所在;雖然宣稱必須嚴肅回應臺灣人民所期盼的兩岸穩定與經濟發展課題,但卻大談兩岸交流合作對臺灣安全的“威脅”,殊不知現在正是60多年來臺海局勢最為安定的時期;雖然宣稱“兩岸交流必須有更進步的思維”,但卻妄言要用“民主”、“自由”對大陸“和平演變”,叫囂臺灣必須提高防務預算,殊不知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主流……在紀要的字裏行間,人們看到的不是善意,而是敵意;不是要對話,而是要對抗;不是正能量,而是負能量。

  這份充斥著冷戰思維、保守入骨的紀要一經拋出,黨內溫和派、臺灣輿論紛紛批評“倒退”、“回避”、“保守”。對此,民進黨主事者視若無睹,竟稱紀要與以往相較“更自信、更周延、更安全、更善意”,14日在受訪時又誇口紀要讓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堅定的更堅定,靈活的更靈活”。這真是顛倒黑白,貽笑大方,從中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是兩岸關係新格局下的舊勢力,根本就沒有什麼新思維與大局觀,根本就對兩岸關係發展不自信、不負責任、不懷好意,其離島內主流民意何止“一哩路”!

  對於這樣的政黨、這樣的主事者,大陸是不會與其對話交流的,享受著兩岸和平紅利的臺灣同胞是不會認可、支援的,民進黨內的有識之士也是不會與其一起“向下沉淪”的。“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民進黨及其主事者只有真正體認時代在變、潮流在變、民意在變,切實改變“臺獨”分裂立場,痛切檢討與調整不合時宜的兩岸政策,才能有出路,才不會被民意所拋棄,才不會變成自外於時代澎湃大潮的“海灘之鷗”。(記者 陳斌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