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勇涉深水 穩中有進——2013年兩岸關係盤點

2013年12月28日 07:5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臨近年終,在由兩岸媒體共同主辦、574萬多網友參與的“201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中,“進”字最終當選。這傳達了兩岸同胞對一年來兩岸關係取得新進展、新成果的普遍肯定。

  2013年,兩岸關係發展雖然步入“深水區”,但在兩岸雙方、國共兩黨、各界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政治互信進一步增強,協商談判取得進展,經濟合作和各領域交流持續推進,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勢頭。

  增進互信與政治對話“知難而進”

  出處:陳寅曰:“子立後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先秦《左傳定公六年》)

  2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打響了今年兩岸高層互動的頭炮。其後,通過6月的“習吳會”、4月和10月兩度“習蕭會”,兩岸雙方、國共兩黨在增進互信上保持良性互動,在鞏固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上形成更為清晰的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説,以“習吳會”為標誌,國共兩黨在共同維護一中框架上取得突破,增進了兩岸雙方的政治互信,這是兩岸關係今年能夠取得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年來,臺灣當局在堅持“九二共識”、鞏固政治互信上也採取了積極的態度。7月20日,馬英九先生在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回復習總書記賀電時表示,“1992年,海峽兩岸達成‘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在紀念汪辜會談20週年和國民黨第19屆中央評議委員第一次會議上,他兩度明確宣示任內不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及“臺灣獨立”。

  10月6日,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和臺灣方面大陸事務部門負責人王郁琦在“習蕭會”後見面,雙方同意建立直接聯繫,加強交流溝通,並就互訪達成共識。“這寫下60年來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度直接會面的歷史新頁,”朱衛東説:“標誌著兩岸在推動政治對話商談進程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兩岸政治對話與商談暫時無法開展的情況下,首屆兩岸和平論壇10月在上海舉行,拉開兩岸大規模民間政治對話的序幕。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嚴安林指出,與會者涵蓋“紅”、“藍”、“綠”,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論壇的成功舉行使兩岸政治議題進一步“脫敏”,其成果有望産生聚沙成塔效應,為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夯實基礎。

  支援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的主流民意,這一現實連民進黨也不得不正視。謝長廷、陳菊等民進黨重量級人士今年再次“登陸”,表明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大門已難以關閉。民進黨迄今舉行了9次討論調整大陸政策的“華山會議”,雖然還未取得具體的成果,但黨內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凍結“臺獨”黨綱的主張,釋放出積極的信號。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指出,民意不可違,一年來“臺獨”空間已進一步受到壓縮。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民進黨應深入思考如何成為負責任的參與者。

  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倍道而進”

  出處: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自6月以來,海峽論壇、兩會商談、兩岸和平論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先後登場。這五大平臺猶如“五駕馬車”並駕齊驅,強力推動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發展的道路闊步前行。

  其中,兩會第九次會談中達成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再下一城。臺灣相關主管部門、業界和媒體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協議的簽署為臺灣服務業找到出路,讓“兩岸互惠更上層樓”。

  今年12月15日,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屆滿5週年。目前,兩岸海空直航點已達149個,交通便利大大帶動人員往來,上半年兩岸人員往來逾460萬人次,全年可望再創歷史新高。隨著今年新增13個城市的加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增至26個,市場擴容至2億人口。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今年兩岸貿易仍逆勢增長。據最新統計,前11個月兩岸貿易額1807.1億美元,同比增長18.8%。此外,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運作,兩岸進入“貨幣直航”時代,人民幣在臺業務受熱捧……

  “交流帶動金流,人潮帶動錢潮。”臺北大學教授江岷欽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則表示,“三通”為兩岸人員往來和貿易投資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兩岸經濟深化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隨著ECFA後續政策的到位和實施,兩岸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經貿合作格局將深入發展。

  新一年兩岸關係當能“平流緩進”

  出處:船緩進,水準流,一莖竹篙剔船尾,兩幅青幕幅船頭。(唐白居易《泛小輪》)

  臺灣問題錯綜複雜,步入深水區的兩岸關係自然不會一帆風順。今年兩岸關係最大的遺憾,是服貿協議因民進黨等在野勢力的阻撓至今未能生效實施。而服貿協議在島內引發的強烈爭議、歌手張懸演唱會引發的網上論戰等,則折射出兩岸社會互動與融合之路依然坎坷、漫長。

  展望未來,2014年將是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年份,兩岸同胞對兩岸關係不斷改善發展、繼續向前推進充滿期待,包括:張志軍和王郁琦能否儘早實現互訪?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兩岸媒體開放常駐能否實現?兩岸服貿協議能否順利生效實施?兩會能否完成簽署兩岸貨物貿易協議?兩岸政治對話能否取得新的、更大的進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能否更上層樓?

  “春風得意馬蹄疾”,馬年即將到來,相信有過去5年兩岸關係改善發展帶來的巨大“和平紅利”為基礎,有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為支撐,新一年兩岸關係定能沿著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闊步前進,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記者 李寒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